他更熟悉的始终是小个子的活泼的毛利,像是球场上跳动的红色小鸟一样,灵巧又快活。
但现在的毛利长高了,动作没有以前那么轻快,反而显得沉稳。对比赛的掌控,对球场的能力倒是一直很出色。然而身体条件的改变所带来的打法上的改变,和进一步将摔跤格斗技巧融入进网球给人带来的冲击感。
曾经的毛利的映像反而成了误导平善之的东西。
甚至还误导了三津谷。
“所以你的资料基本全是错的。”三津谷平静道。
语气里没有责怪的意思。
平善之有些尴尬地摸了摸自己的帽子“我也没想到他又长高了这么多……”
所有的改变都是依托于身体条件而产生的。长高了以后,臂展会影响回球范围,继而影响回球时的选择。同时,杠杆效应下的距离和力量也会发生改变,击球的习惯也会产生对应的变化。
而毛利甚至是在小半个月之内迅速改变的。
当然,三津谷认为身体变化并不是问题。
“莲二也长高了很多。”三津谷说,“但我依然算的很准。”
平善之语塞。
他看着三津谷,挑了挑眉“那你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比赛陷入苦战。
平善之在比赛中几乎起不到作用,但相对应的柳也被克制得很严重。
虽然三津谷没有说原因,但柳渐渐明白了为什么。
太像了,他的打法。
他的数据网球是完完全全从三津谷这里学来的,自己也是严格按照三津谷的理论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的。这造成的结果就是,三津谷的数据网球走在他的前面。
他正在走的路,是三津谷已经走过的路。
因此他会做出的选择,会更青睐的判断,也是三津谷的“经验谈”。
原来如此,太依赖于数据本身了吗?
但如果抛弃数据,那自己打的还是数据网球吗?
柳陷入了两难的困扰中。
这是每个打数据网球的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三津谷看着柳,在心里说,莲二,跨过去,想清楚,认清数据的意义。数据只会是为个人而服务的。数据网球选手永远不能被数据左右。
比分交替上涨着,一直到高中生组合迎来了他们的赛点。
65,只要赢了就能够获得胜利。
此时柳已经做了许多次尝试了。
他当然不会试图完全丢掉数据。
他目前为止所有的网球打法都建立在数据网球的基础上,如果完全抛弃数据,那不就完全抛弃了自我吗?而换个角度思考,刻意反向行动,完全否定自己的数据,其实是落入了误区。那和完全按照数据行动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数据说我要往左,在这个前提下刻意往右,不也是利用了数据吗?
压力让柳从一团乱麻的思绪中抓到了灵感。
他发现了三津谷是怎么做的。
同样的数据会衍生出无数种结果,并不是只信任正确率最高的那个结果,而是将所有的结果都考虑在内。
是数据网络的分散和数据的无限衍生。
这是很大的计算量。
如果自己也这么做,能做到吗?
不,如果那样的话,他不是又走在了三津谷已经走过的道路上吗?
永远亦步亦趋,就不会有超过亚玖斗哥哥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