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果小说

玫瑰果小说>鬼才郭嘉之三国重生txt > 文远画桥(第1页)

文远画桥(第1页)

八月。

夜里的合肥都察觉不到丝毫寒意,月光皎洁,轻风微扶。

这本因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夜晚,平日此时,士兵们总会在营地内对月畅谈,互相讲述自己的英雄事迹和惊险历程,有人说当年自己一战曾杀了刘备十余步卒而没有受伤,有人说自己当年被骑兵一刀削掉了头盔头发都散了生死就在分毫间,但这些人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叫萧横,据他说他二十岁就跟着张将军了,后来跟着张将军投靠了曹操,扫袁绍灭袁术,远征大漠,平定长社之乱,力攻天柱山,十余年来九死一生,但最重要的是,他竟然跟在曹操身边最后从赤壁之战后活着回来。萧横说他身上有二十三处伤口,但他没有死最重要的是他一直跟着张将军,张将军曾三次救过他的性命。

但现在营地内却只有零星几个士兵,而他们的脸上都难掩悲痛的神色。他们游走在生死的缝隙中,稍有不慎就会进入死亡,他们身边的朋友换了一批又一批,总之,他们的命都是捡回来的。而越是这些侥幸活下来的人,越是害怕死亡。

两个月前,孙权率军攻下宛城,宛城与合肥唇齿相连,孙权急攻宛城,合肥救援不及,众人都记得那天张将军回营时可怕的眼神。而如今,孙权的十万大军已逼近合肥!

合肥城中只有七千守军,而这七千守军中,还有三千老兵残士。

曹操远征张鲁,无力救援。合肥乃南北相持必争之地,孙权得合肥则望北地,曹操守之而拒东吴,张将军曾经说过,决不能有人活着从合肥退走。

面对十多倍自己的孙权军,魏军们已能感到自己的命运。

军营中却有一个人的神色宁静,他只是缓缓的擦拭自己的刀,如果魏兵中还有一个人能够视死如归,那这个人就是萧横。

从他第一次被张将军救下之后,他就誓死跟随张将军,他的性命似乎早已不是自己的,他已准备与合肥共存亡!他还记得,最近的一次是在七年前,曹操大败于赤壁,萧横跟随张将军保护曹操逃离。乌林深处,军队疲惫不堪,曹操令烹马为食,一共杀死三匹马,其中一匹就是萧横的坐骑。一匹中乘的黄鬃马,跟随萧横已有四年,四年间萧横负伤十一处,这匹马却无伤痕,萧横想不到它的第一处伤,就将它致死。萧横看着肉汤,难以下咽,神智恍惚间,只听一声断喝,林中已冲出数千人马,当先一名白铠将军自称常山赵子龙,枪起处,已向萧横咽喉,这一枪并不华丽,但却快速,简练,这是致命的一枪!萧横跟随张将军十年,见过不少成名人物,能刺出这一枪的人实属少有,萧横的经验让他身体向后倒,但那一枪的速度已出乎他的意料,转瞬间枪头已距他喉头不足一尺,萧横知道他决躲不过去,轻声一叹。

就在他绝望的时候,萧横看到了一把更快的戟,戟到处,赵云的枪已被震偏,出手的人自然是张将军。吃惊的不止是萧横,还有赵云,他决难相信自己这一枪会杀不死这个兵卒,更难相信这世上还有比他出手更快的人。

等萧横缓过神来,张将军已与赵云斗在一起。人总是要经历过这些生死瞬间,才更能体会生命的可贵,生命的可爱。

萧横不是一个可爱的人,但他有着可爱的生命。如今,他却要把他的生命献给合肥城!

因为他知道,张将军宁战死合肥,也不会弃合肥而去。张将军不仅救过他的性命,也是他最佩服的人。萧横知道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要他的人头,他就会眼都不眨一下的割下来给他,这个人就是张将军。而萧横也知道,张将军宁愿自己受伤,也不会让跟着他的士兵受伤。

萧横也觉得跟着张将军是他一生最正确的决定。

他是萧横见过的最勇敢,最睿智,最坚强,最自信,最义气,最有男儿气概的将军!

而像他这样的将军,这个世界上恐怕也只有一个。

因为他就是张辽,张文远!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文远,这是多么浪漫的三个字,又是多么恐怖的三个字,这是让魏军最温暖最能感到安全感的三个字,也是让敌人闻之丧胆的三个字!

他有时候是一片阳光,有时候是一阵暴雨。他可以是你最交心的朋友,也可以是你最可怕的敌人。

这就是张文远。

张辽此刻并没有睡下,他走至合肥城外,踱步到逍遥津。水流湍急,张辽注视着河水,心绪却飘到两个月前的宛城,他见识了吴军的锐气,他到时,宛城已经失守,宛城城墙厚三丈高五丈,城外尚有护城河宽六丈深两丈,易守难攻,而这样的一座城池,竟没有抵挡住吴军五个时辰的攻击。据逃出来的宛城守士说,吴军三个时辰便冲上城墙,第一个上来的人是甘宁,他上来之后立毙十余人,杨将军和他交手,竟被他撕成两半。

想到这里,张辽不禁微闭双目,仰天轻叹。吴军的锐气已不可挡,比起七年前的赤壁战中,军队实力已不知强了多少,而当年五万吴兵,便杀的二十万魏军落败而逃。现如今孙权为取合肥,亲率十万大军来犯,士气高昂,可谓势在必得,因为合肥城中只有七千守军,可战主力更是少于五千!这一战,孙权似乎已经没有战败的理由!

这些张辽心里都清楚。他不是没有遇过险境,也不是没有遇过敌众我寡的境地。他曾经在东海剿贼弹尽粮绝之时,独身前往贼窝,以其雄辩的口才,说服昌豨归顺。他也曾在梅成陈兰叛乱逃到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的天柱山后,冲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柱山道,已一己之力,歼灭叛贼,斩下梅成陈兰首级。而当年跟随曹操大战拥兵七十万的袁绍,当时强弱悬殊已极,他也不曾害怕,解白马之围,火烧乌巢截粮,后十面埋伏,杀的不可一世的袁绍抑郁而死。他也曾在袁绍之子袁尚袁谭逃亡大漠投靠至乌丸王蹋顿之后,不惧大漠险恶环境,亲自率军追击乌丸,与乌丸十万燕军之中,斩蹋顿于马下,平定袁绍余党。

他的这些凶险传奇经历,已将张辽励炼成了一个坚强铁血的好男儿,一个不怕艰难不惧死亡的真英雄!

可这一次,却是他一生征战中遇到的最凶险,最可怕,最艰难,也是最悬殊的一战。这一战,已关乎魏吴之间实力的倾倒。此战若败,合肥城七千守军生死不说,孙权得合肥,便可为北上犯魏提供有力据点。此战若胜,则张辽有生之年内孙权恐不敢再犯合肥一步。这一战,张辽实不能败!

但自信如张文远,如今也没有多少把握能战胜孙权。

张辽喃喃道,宛城,合肥,十万人,逍遥津。。。。。

他慢慢睁开眼,依旧注视着水流湍急的河水,水势愈急,水流中除了带走一些碎石泥沙,一些巨石也在水流中缓缓移动。张辽紧盯着河水,似乎想把河水翻过来。慢慢的,他的眼睛里泛出亮光。

难道,他已想到对付孙权的办法?

---------------------------------------------------

仁者见仁

三国乱世,造就英雄无数,其间有曹操的雄才大略,孙权的英明睿智,而对于历史上声誉素著的刘备,今人却似乎除了冠之以假仁假义之外,便是无能一言蔽之。但事实不是如此,只是刘备外在所表现出仁者所特有的中正平和之气显得他无甚可取,在正史中他也总给人一种站在幕后的感觉,深沉而阴霾,连陈寿都称先主不喜与人言,但终究给了他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刘备的才气,是需要用心体会的。而如今的学术界对他却似乎并没有什么话可说。叫兽之流更是嚷嚷着要为曹操平反,个人究其心理,无非是觉得自己有了学历就可以颠倒古今是非以哗众取宠,再者曹操跟他们一样是文人,于是乎生了亲近心:看哪,咱文人不止会执政和乱政。而大多数附和之人也不过是些根本没亲自读过关于三国正史的古籍,中文素质有限之人。 曾经在一些学生课堂杂志上看到几篇褒曹贬刘的作品,感觉那作者简直什么都不懂在那妄度君子之腹,运用其无边的想像硬是把刘备塑造成了一小人,至于那作者叫什么名字我也懒得去记,估计那种人也就是想给大众骂上一骂,然后走红。跳梁小丑而已!现在的炒作圈套我可不上。虽然我学历不高,还在读高中,但智商还是有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