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果小说

玫瑰果小说>菊与刀经典语录名句 > 第25章(第1页)

第25章(第1页)

人们也从身份比天皇低的人那里受恩。当然也接受了父母之恩。这正是使父母有权支配子女的、东方著名的孝道的基础。其说法也是讲孩子对父母欠有恩情,必须努力偿还。因此,子女必须竭力服从父母,而不是象德国那样(德国也是一个父母对子女拥有权力的国家),家长必须尽力迫使子女服从。日本人对这‐‐东方式孝道的解释是非常现实主义的。他们对父母的恩情有这么一句谚语,译出来大意是:&ldo;养儿方知父母恩&rdo;。这就是说,双亲之恩就是实实在在的,父母每天对儿女的照顾和操心。日本人的祖先崇拜只限于父辈及尚在记亿中的祖辈。这就更使日本人重视那些年幼时实际照料过自己的人。当然,无论在哪种文化中,人都有一个离不开双亲照料的幼年,必须由父母供给衣、食、住,才能长大成人,这是千真万确的。日本人深感美国人轻视了这一点。就象有位作者所说:&ldo;在美国,牢记父母之恩就是要对父母好,如是而已。&rdo;当然,没有人会让孩子背上&ldo;恩&rdo;。但是,对孩子的悉心照料乃是对自己孩提时代所受父母之恩的一种回报。人们象父母当年那样照顾自己的孩子,甚至照顾得比那更好,这就部分地报答了父母之恩,对孩子的义务只不过从属于&ldo;父母之恩&rdo;。

日本人对老师、主人负有特殊之恩。他们都是帮助自己成长起来的人。他们对自己有恩,将来也可能在他们有困难时要答应他们的请求,或者对他们身后的亲属给予特别照顾。人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履行这种义务,而且这种恩情并不随着时间而减轻,甚至时间愈久,恩情越重,形成一种利息。受一个人的恩,这是一件大事,就象日本人常说的:&ldo;难以报恩于万一&rdo;。这是一个重负,通常认为,&ldo;恩情的力量&rdo;常常超过受恩者的个人意愿。

上述报恩的伦理原则的顺利运用,全靠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看作巨大的负恩者,自觉履行义务而无怨言。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日本的等级制是怎样彻底组织起来的。伴随着等级制,并被认真遵守的那些习惯,使日本人高度重视道德上的报恩,以至西方人无法想象。如果把上级看成是善人,这是比较容易作到的。日语中有一个词很有意思,它证明上级确实被认为是&ldo;爱&rdo;其下属的。日语中的&ldo;爱&rdo;,相当于&ldo;love&rdo;。在上个世纪,传教师在翻译基督教中的&ldo;love&rdo;时,认为日语中唯一能表达此意的,只有&ldo;爱&rdo;这个词。他们在翻译圣经时,用了这个词表达上帝对人类的爱以及人类对上帝的爱。但是,.&ldo;爱&rdo;这个词在日文中特指上级对下属的&ldo;爱&rdo;。西方人也许会觉得这种&ldo;爱&rdo;其实是&ldo;庇护&rdo;(paternalis)之意,但在日语中,它的意思则不仅是&ldo;庇护&rdo;,而是一种亲爱之情。在现代日本,&ldo;爱&rdo;这个词在严格的意义上,仍然用于对下级,但也许由于基督教用语的影响,更由于官方努力打破等级界限,这个词现在也用于同辈之间。

尽管文化的特殊性使日本人易于接受报恩思想,但在日本,乐于受恩仍非平常。他们不喜欢随便受恩而背上人情债。他们常常谈及&ldo;使人受恩&rdo;领情,译成英文,最接近的词句是&ldo;iposguponanother&rdo;。但在美国,&ldo;iposg&rdo;含有强求别人的意思.而在日本,&ldo;让人受恩&rdo;则表示给别人一些东西或者帮别人的忙。对日本人来讲,突然受到生疏者的恩是最讨厌的事。因为他们知道,在与近邻和旧等级关系打交道中,受&ldo;恩&rdo;所带来的麻烦。如果对方只是个熟人或与自己接近同辈,他们会对此不高兴。他们宁愿避免卷入&ldo;恩&rdo;所带来的麻烦。日本人对大街上发生的事故一般不大理睬,并不只是因为缺乏主动性,而是因为他们认为,除了官方警察以外,任何人随便插手都会使对方背上恩情。明治维新以前,有一条著名的法令:&ldo;遇有争端,无关者不得干预。&rdo;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有明确的职责而出面帮助,会遭人质疑是不是想从中捞点什么好处。既然知道帮助别人会便当事人感恩领情,人们便都不积极乘机插手,反而慎重对待。对于卷入&ldo;恩情&rdo;,日本人是十分小心的。哪怕是一支烟,如果与递烟的人过去并无交往,那就会感到不舒服。在这种情况下,表示谢意的最礼貌的说法是:&ldo;真过意不去&rso;(日语是&ldo;気の毒&rdo;,原意是为难的感情、难受之情)。有一个日本人向我解释说:&ldo;在这样的情况下,直截了当地表示你感到为难还要好受一些。因为你从来未想到要为对方做什么事,因此对受恩感到羞耻。&rdo;因此,&ldo;真过意不去&rdo;(気の毒)。&ldo;気の毒&rdo;这句话有时译作&ldo;thankyou&rdo;(谢谢。谢谢您的烟)有时又译作&ldo;iarry&rdo;(很抱歉,很遗憾),或者译作&ldo;ifeellikeaheel&rdo;(蒙您如此看得起,实在不好意思)。这些意思都有,但又都不贴切。

日语中有很多类似&ldo;thankyou&rdo;的说法,表达受恩时的不安心情。其中含义最清楚,并被现代都市大百货公司采用的是&ldo;谢谢&rdo;(ありがとぅ),其本意是&ldo;这可太难得了&rdo;(0h,thisdifficultthg)。日本人常说的这句话在这里是说,顾客上门购货,给商店带来了巨大而难得的恩惠。是一种恭维之辞。在接受别人礼物及许多其它场合中也都使用。另有几种一般表示感谢的词句,则象&ldo;気の毒&rdo;(真过意不去)一样,是表示受恩惠时的为难心情。小店主经常挂在嘴上的是&ldo;すみません&rdo;。这个词(すみません)的本意是:&ldo;这怎么得了呢?&rdo;即:&ldo;我受了您的恩情。但在目前经济条件下,我永远无法偿还,感到非常遗憾。&rdo;这个词在英语中被译成&ldo;thankyou&rdo;(谢谢)、&ldo;i&39;grateful&rdo;(十分感激)或&ldo;i&39;rry&rdo;(对不起)、&ldo;iapologize&rdo;(很抱歉)。譬如在大街上,一阵风吹走你的帽子,别人给你拣了回来,在这种场合用这句话最合适。当那人把帽子给你时,作为礼节,你在接帽子时应当表示自己内心的不安:&ldo;这个陌生人现在施思于我,我却无以报答,深感内疚。我只有道歉,才能稍许好受一些。&ldo;すみません&rdo;(这如何得了)也许是日本道谢语中最普通的。说这句话就是承认:&lso;我受了他的恩,接过帽子并不能结束此恩,但我却没法办,因为我俩是萍水相逢&rso;。&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