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之后,他换了羽衣鹤氅,骑在一匹青鬃大马上面,身后跟着两个十五六岁的童子,一人抱琴一人抱剑。
刘备见他一身装扮,倒是没有感到什么异样,反倒是看到那对童子颇为惊奇:“孔明身旁这两位童子倒是俊俏。”
“多谢主公夸奖。”诸葛亮代童子答谢刘备,见赵云赶来,遂问道,“主公,亮可否出发?”
“孔明,一路小心呀!”
“亮谨记在心!”
见人到齐,刘备又向诸葛亮细细叮咛,好生嘱托。
诸葛亮遂跟着那送信之人,纵快马直奔庐江。
庐江城,外城。
孙策、周瑜等人望着内城,似乎在商讨着什么。
忽然有人来报:“启禀主公,扬州方向出现不明兵马?”
“扬州方向?!”周瑜看着那里,忽然说道,“莫非是左将军刘备的兵马来援?”
老将军程普言道:“从扬州方向来的,不是左将军刘备又是何人?主公,待某引兵前去试探一番?”
孙策点点头,对程普说道:“汝可速去,若是敌军势众,当速归!切莫死战!”
“诺!”程普答应一声,速速引兵而去。
来的正是接到将令的扬州兵马,领兵将领乃是原来豫州降将孔义。
接到快马送来的命令,黄忠便召集众将,将情况向众人细说一遍。
孔义上前请战:“将军,末将愿为先锋,前往庐江。”
这孔义是三将军张飞派来的,黄忠却发现此人为人秉直,是个可用之才,便使其自领五千屯田兵。
见他请战,黄忠也有意,遂许其愿。
来到庐江城外,孔义就看到了程普引领兵马拦住了去路。
孔义将长矛一抬,厉声叫道:“对面何人,因何拦住某之去路?”
“讨逆将军麾下校尉程普是也。吾军正与刘勋交战,汝何故来此?”程普问道。
孔义笑着说道:“原来是讨逆将军的部下。某乃左将军治下,扬州驻军的裨将孔义。今受我家将军嘱托,前来通知讨逆将军,请将军以天下苍生为重,莫要大动干戈,劳人根本,置百姓于水火之中,成天下的罪人!”
听闻孔义如此一说,程普感到一丝不妙,遂言道:“原来如此,还请将军稍歇,某去去便来!”言毕,使副将引兵在此,纵马去见孙策。
见到孙策,他将孔义所言一五一十的向孙策说了一遍。
自知自己实力尚不足与刘备抗衡,孙策便有些犹豫,向周瑜问道:“公瑾,汝观此事当如何?”
周瑜沉思片刻,言道:“伯符,此事看似简单,却是大有深意也!”
“此话怎讲?”孙策问道。
周瑜答曰:“今左将军势大,其遣兵来救,我若不退,势必受损。然我军若退,士气受损,主公名声受损也!是故,我军终究要退,却是要看看如何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