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几份。却有些讶异。这南夏的国事,似乎甚是简单。远不如大周国群臣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复杂。国事也就是地方上的一些政令问题,大部分文渊阁大学士都已经做出决策,只要墨菲批复准还是不准罢了。
看了片刻,感觉口渴,本能的叫道:“茶!”话出口,这才想起,这里可不是周国,只怕那些小太监不会理会他。
不料他话音刚落,旁边一个小太监已经捧着一杯新茶过来,小意地问道:“这等热天,公子要冰镇的酸梅汤嘛?”
“我不吃那酸东西,有茶就好!”邵书桓摇头道,前世就不喜欢冷饮。
却说墨菲和吴军卓出了文渊阁,自向御花园走去,吴军卓问道:“陛下,您真的准备……”
“我瞧着他还不错。”墨菲点头道,“难道你反对?”
“倒也不是反对,只是陛下淡薄名利权势,可曾想过几位殿下?”吴军卓皱眉道,“现在可不比以前了……”
“他们?”墨菲淡淡的道,“武儿和渊儿都非朕亲生,不过算是徒弟罢了,至于那三个,尚且年幼……”
“武殿下甚好,只是渊殿下?”吴军卓说到这里,不仅皱眉。
“有些事情既然想要做,就得扫平一切障碍,渊儿这些年的朕这是不喜欢,尤其是这次——朕一再吩咐,不可伤了书桓,结果他一路上愣是把他当囚犯,打骂随心,每日仅仅给一顿干粮,哼!”墨菲说到这里,冷哼了一声道,“朕的意思,吴爱卿没有告知他人吧?”
“这等大事,陛下不亲自宣布,臣哪里敢说?”吴军卓苦笑道,“我夏国和北周不同,没有他们那么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军中大部分都是当年跟随陛下的老人,就算有着新人,也都是各位将军的传人,倒是不惧,至于朝中,除了前朝地一些旧臣,余下的,倒是不用担忧,如今最堪烦恼的,就是几位殿下,只怕不好交代。”
“他们也不惧!”墨菲淡淡地道。
“那剩下的,就是那位邵公子本人的意愿了。”吴军卓淡然笑道,“北周有信过来。”
“邵赦知道朕的意思嘛?”墨菲问道。
“不知道,如果他知道,臣敢拿项上人头保证,他绝对不会把邵公子送来我国。”吴军卓笑道,“臣虽然和他交好。也断然不会把这等事情告知他。”
“他有没有书信问过书桓?”墨菲问道。
“有,臣正在犹豫,该如何回他?”吴军卓笑道。
墨菲冷笑道:“你回信告诉他,书桓被朕关在大牢内,日日饱受酷刑折磨,已经剩半口气了。”
吴军卓愣然。墨菲哼了一声,道:“他骗了朕十七年之久,朕总也得出口恶气。”
吴军卓忙着答应着,墨菲淡淡的道:“想法子让这份信被姬钰拦截,然后,议和之事,就好谈多了。”
“陛下此计甚是英明。”吴军卓笑道,“臣马上就去办。”
“北周还有什么消息?”墨菲问道。
“有消息传回来,据说——北周皇帝陛下在宫中动用私刑。把邵赦打了个动不得。”吴军卓道。
墨菲再也忍不住,大笑出声。
邵书桓在文渊阁看了半日的奏折,至晚回去。第二天一早,墨菲依然携剑而来,指点他剑术,午后依然命人把他接取文渊阁。
如此过得半月有余,邵书桓倒也对南夏的政事摸着一些头脑,墨菲干脆打撒手,就让他批阅,若是碰到不懂的,再问他不迟。
邵书桓本着恶作剧地想法。暗想着:“既然你放心,我就当消磨时间,玩玩罢了。”因此也就大模大样地正式开始批阅奏折。
令他奇怪的是,在北周的时候,不过被周帝带去垂帘听政,都遭众朝臣反感,如今他公然在南夏批阅奏折,南夏众朝臣竟然没有一个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