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想扶持一个刘姓的外室皇族当傀儡皇帝。
但他也觉得那么做实在不够正统,不会赢得天下人的认同。
他表面上维持对许都朝廷的忠心,也承认自己是许都朝廷的臣子。
可他让曹操送给他一顶大将军的帽子,不听从任何人的号令。
他决定清除公孙瓒这个隐患,平定北方,然后再来图谋中原。
他绝不想看到中原突然又出现一个强大的势力。
曹操的强大已经让他备感威胁,现在我们的联盟加上打着正统旗号的朝廷,已经成为他将来图谋中原的更大障碍。
袁绍考虑着自己的立场,寻思着怎么才能削弱我们的力量。
远距西凉的马腾,雄踞汉中的张鲁,独霸川中的刘璋等等中华上下的大小势力都收到了我们的通告。
中原变天了,延续了数百年的大汉王朝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朝廷名不副实,失去了使人信服的权威。
大家都在考虑,既然能号令他们的朝廷名存实亡,他们是不是应该建立一个新的国家?
真正的群雄割据,军阀混战时代已经到来。
中原形势的混乱让四方割据的群雄野心膨胀,不再安于现状,开始不断寻找机会,扩张自身的实力。
这是我们预先没有考虑太多,也没有办法顾及到的。
人的野心在混乱中最容易膨胀,这是人性的特点。
要想让四野平复,天下安稳,我们还是需要尽快的平定中原的态势。
曹操以强大的武力平复天下,那么我应该如何开创另一条新的道路呢?
正文第六十一章危机隐现
在我身处襄阳,全力组建新朝廷,实行新管理、新秩序的时候,长安出事了。
叛乱军借用的名义就是反对我加入铁血联盟,反对我支持建立新朝廷。
长安叛乱,这不是可以忽略的小事,这是关系到我军稳定发展,开拓未来的大事。
甚至影响到了我在三国的最终理想。
若是我军从长安全面败退,我的势力受到压制,那么中原再不能由我翻云覆雨。
我军困守在一穷二白的洛阳地区,再难有所作为。
那么我想改变三国的理想也就会成为空谈。
我不能在襄阳继续逍遥自在了,我必须以最快速度返回长安。
不知道陈宫和张辽是否能顶住叛军的压力,坚持到我返回的那一刻。
虽然我回去也未必能改变什么。
我军在长安的基础薄弱,最大的所持是改编自郭汜降军的温侯军,可温侯军对我的忠心还有待考察,不能完全信任,而留守潼关的一万飞骑军现在更是动弹不得,形势危机,我已经不能留在襄阳继续完善所有细节了。
我马上辞别刘表,要返回长安。
张绣听闻此事,马上决定要和我一起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