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给孙策下了诏书,给了孙策一个明汉将军的封号。
孙策对袁术的出尔反尔,早就心存不满,趁此机会和袁术划清了界线,答应了曹操让他出兵的要求。
曹操给洛阳,宛城,襄阳都下了诏书,要求我们配合他一起讨伐袁术。
刘表一向表示中立,这次对我们明说也是出兵不出力。
张绣在等我的意见,让我拿主意。
我这边前踩炮,后踩車,哪里还腾得出脚来。
不过事情不能做绝,面子上我们还是要维护一下的。
我让人带信给张绣,告诉张绣派个一百名士兵去支持一下曹操的讨逆事业。
反正曹操答应分我两成好处,到时候他不给,那是他的不对,兵我也派了,只不过人数多少他又没有要求。
有了宛城运来的军粮,就稳定了长安联军的军心。
我们可以安心对付李傕了。
李傕想是听说了郭汜身死的消息,知道了郭汜大军被我接管。
这一段时间,他在军中大肆整改,将身边的将领换了一大批,换成了他的直系亲属。
而且他加强了身边近卫的守卫能力,平时接见下属身前都隔着数十名卫兵。
他可不想和郭汜一样莫名其妙丢了脑袋。
我们整军完毕,向着李傕大军所在之处出发了。
来对付李傕大军最好的方法是打持久战。
李军缺粮,等个半年六个月,李傕的军队就会不战自溃。
可曹操出兵征讨袁术,结果难以预料。
袁绍和公孙瓒之间随时都会决定胜负。
形势微妙,我们不能坐看形势变化,要尽快平定长安的局势。
李傕,我们来了。
正文第四十五章战场对决
天空下起了濛濛细雨,秋老虎在季节变幻的车轮中,悻悻的回了老家。
马蹄掠过地上的泥泞,嘭嘭作响。
我矗立在赤兔马上,注视着蜿蜒连绵的大军。
为了虚妄未知的明天,我们在战争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着。
士兵是茫然的,他们不知道明天自己会出现在何方,也不知道能不能在战场的血腥中活下来,他们只知道,现在他们还活着,活着就要吃饭,活着就要干活,活着就要听从命令。
他们也有家,也有父母,妻子,孩子。
每到战争的前夕,他们绝不会去想自己的家人,他们害怕失去上战场的勇气。
这是一个无法选择的时代,想要生存就不能逃避,他们勇敢的面对战争,唯一的目的,不过就是活着,一直的活下去。
这样他们才能在战争的间歇,午夜的梦回时分,思念自己的亲人,思念自己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