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了停,李睿德便继续开口道:&rdo;见今日情形,下官也开始怀疑贵军诚意。即便指定地点让贵军架设浮桥也似有不妥,待到本官归辽之时,自当向大人进言,于浮桥对岸堆积火油柴草,以防贵军偷袭。&ldo;
明明当初便已经定下此计,倒成了这谋士失言,惹得李睿德临时加码。
闻及此话,童贯便狠狠的瞪了方才那位白痴一眼。你不出来找事还好,越找事越糟糕。转头看看这李睿德侃侃而谈的形情,而且脑子好使的很,转眼间边有对策。童贯心中便怀疑道:&rdo;莫非此人乃是耶律大石的谋主?&ldo;
王叶在一边心里暗暗发笑。自己在辽军那边出工出力来坑宋人,正担心名气太盛,以后没办法来宋国挖墙角。今日将这李睿德带来,用意之一便是替自己背锅。凭这货今日的表演,要瞒过童贯的眼睛不难。日后北伐失败,也不会怀疑到自己头上来。
又何止童贯,其余众谋士心中也均有此怀疑,这次看来遇到对手了。
马扩原本也想跳出来凑凑热闹,如今便又硬生生忍住。
自己献上的三地驻军之计已经得到耶律大石首肯,到时候三地流星马跑起来,耶律大石才知道自己此计的厉害。凭此当可截断耶律大石同萧干之间的信路。眼见着耶律大石已经中了自己的计策,马扩自然不可再跳出来质疑,万一像方才之事一样,好好的事情又出幺蛾子。
第36章赵良嗣已废,不足为虑
马扩不跳出来不代表其他人不跳出来。特别是赵良嗣,眼见着自己算计耶律大石的计策落了空,再见到辽人李睿德似乎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于公于私,赵良嗣都得出手。
于是,赵良嗣便跳出来开口道:&ldo;何谓大石林牙有投降诚意?如今辽国日衰,南投宋国者如过江之鲫。贵军人数、军械等,我军早已了如指掌,如今所谓的复核,亦不过试探贵军诚意而已,于我军又有何益?至于同意驻派文官、少量士卒之事,些许人员,尚不及贵军地界乱匪之万一。宣帅有意,一道喻令,自可招揽无数。又何以算得上贵军诚意?至于架设浮桥一事。架与不架,与我军实无利害。我国水军无数,宣帅一声令下,自有艨艟无数前来,又何须一座浮桥?前番所求之降表,不过微末之事,尚且被贵军所拒,又何谈贵军的诚意?&rdo;
赵良嗣可是王叶重点关注人物,自然早就知道其必然发难,应对之策亦已经早早教给了李睿德。
李睿德闻言,便借着喝茶的机会,偷偷的向王叶看来。见到王叶姿势不变,心中便有了成数。喝了几口茶,然后站起来开口道:&ldo;大人此言差矣!正如前言,我家大人实在信不过贵军的诚意。倘若我家大人降书已付,而招降之事不成,到时又欲置我家大人于何地?降书便仿佛契约。从未听说过有先定契约后谈生意者,若是此乃贵国习俗,下官倒是想见识一番。更何况我家大人降书即付,贵军之中倘有猪狗不如之辈,盗之献于天赐帝乃至萧干,则又当如何?故此,我家大人有言,投诚之日,定当一并奉上降书。&ldo;
赵良嗣被骂的脸色发红,强自镇定开口道:&ldo;我大宋信义著于天下,立国二百余年,从未有失信之事。
大石林牙信不过我大宋&lso;此话却又从何而来?分明是即无投降诚意,故此切词狡辩。&ldo;
这话军师大人没教过,又当如何应对?李睿德手心开始出汗,喉咙开始发干。乘机端起茶杯来一饮而尽,却又成绩往王叶偷眼看去。却见王叶看也没看这边,反倒有几份穷极无聊的意思,从面前案几上取过一枚李子慢慢啃着,一手随意把玩着一块玉佩。
李子、玉?李睿德心下大喜,赶紧开口道:&ldo;久闻宋国信义,只是未知南唐李后主英灵安在?&rdo;
这话一出,周围立马鸦雀无声,众人一起低头,该喝茶的开始喝茶,该低头找东西的开始找东西。实在是没脸见人,宋太宗毒杀李煜之事,可以说的上宋朝最大的丑闻之一。
单从历史上来看,宋国立国以后的确算得上信义昭著,不过要除掉人渣宋太宗赵匡义。这货没品的事情干过很多,毒杀南唐后主,强暴小周后并命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乃至于以后的欺嫂杀侄。这些无一不是人渣才能干出的事情。更遑论后人传的轰轰烈烈的烛声斧影,这种事情,这货真的干得出来。
李睿德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一剑封喉。这下众人终于实打实的肯定,此人必定是耶律大石谋主。
眼见着就要将宋太宗牵扯进来,这个话题自然没办法继续下去。
被李睿德一句话堵的死死的,赵良嗣心中已自有了几分烦躁,情绪开始波动起来,开始口不择言:&ldo;此事暂且不提。即便是山贼落草,亦需缴纳一道投名状。敢问大石林牙投名状何在?&rdo;
听得此话,王叶心中大喜,便重重的咳嗦了两声。
李睿德听得暗号,便知当开始发动,于是开口道:&ldo;此事下官到是有所耳闻。但凡山贼欲落草者,贼首必出一道难题,或杀人,或抢劫,以此证明落草者之诚意。如今大人既然将宋国比做匪首,我家大人又何惜做一回山贼。便请匪首划下道来,我家大人必尽力完成。&rdo;
包括童贯在内,众人一起朝赵良嗣看了过来,有你这么打比喻的么?堂堂皇宋,怎么就成了匪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