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宋营,多有机密之事,同此女甫一见面,王叶又岂敢轻信?
于是王叶便开口道:&ldo;此事倒是无需劳烦幼娘,学生入宋之时,身边带一韩德足矣。&rdo;
旁边魔理沙的眼光变得幽怨起来。耶律大石没有坚持,开口道:&ldo;贤弟身边尚缺办事之人,今后魔理沙便跟在贤弟身边如何?&rdo;
这个可以有,以魔理沙的身份,耶律大石肯定不舍得其上战场,跟着自己这个文职人员正好说的过去。两人日常在一起,将感情培养好了,底子摸清了,才好知道下一步当如何行事。
王叶便点头答应了下来。魔理沙心中一阵窃喜。
没想到王叶又接着对耶律大石开口道:&ldo;至于救济粥场之所设&rdo;,话没有说完,便看了看旁边的魔理沙。
耶律大石跟着王叶的目光看了一眼魔理沙,这种事情却没必要避开幼娘。便开口道:&ldo;先生请继续!&rdo;
王叶只是低头喝茶,却不再开口。
魔理沙心知怎么回事,狠狠的瞪了王叶一眼,气呼呼的走了出去。
待到魔理沙出去,王叶这才走近耶律大石,压低声音开口道:&ldo;如今天赐良机。大人当不断将粥场西迁,引诱难民西去。&rdo;
如今有了王叶的相助,南京道稳如磐石,又何须西迁难民?更何况粥场西迁,则难民老弱很难跟上,必死无疑。耶律大石满头雾水。
此事王叶也没法明说,难道告诉你,等此次破了宋军之后,南京道形势一片大好。结果天祚帝这根天下第一搅屎棍又开始跳出来搞事,顺带着把天赐帝这个软蛋给吓死。刚刚好转的形势立马又崩盘,然后百万难民再重聚析津府?
再或者和你说,辽国两位皇帝都快完蛋了,很快你就可以在云中拉杆子自立了,乘早把难民迁过去,扩充自己势力?
再或者和你说,眼下的难民大多是累赘,当通过优胜劣汰,给你去掉老弱妇孺,留下青壮使用?
很多事情没办法和耶律大石明说,王叶只好神秘的一笑,开口道:&ldo;大人不要问,只要信。&rdo;
第24章贼子欲沮宣帅北伐大业!
耶律大石听得王叶此话,心中自是半信半疑。介于王贤弟前面神一样的表现,到底还是闭上眼睛,先按着王叶的意思去办。
接下来耶律大石一边筹措粮草,一边开设粥场。从析津府外开始,粥场不断西迁,直往云中而去,引得大量难民跟随而行。
青壮们底子好,能挨饿,倒也能勉强跟上。而老弱们明知道几十里外便有吃食,却苦于体力不足,只好望粥而叹,无奈呆在原地,听天由命。
一翻西迁下来,能到达云中附近的几乎全为青壮男女。
同时越往西迁,能跟上的难民越少,粥场每日的耗费也越少。到达云中附近时,尚有大量粮米剩余。耶律大石索性传令将所剩之粮全数分出,让难民得以落地生根。经过金人前番的蹂躏,云中附近已经十室九空,土地倒是不用发愁。
却说王叶领着韩德前往宋营诈降。自宋使去后,辽军倒是发现宋使随行人员少了数人,想必张宪已经派人回营报信,告知童贯辽地豪强闻风而降之事。既已经有此铺垫,自可开始诈降大计。故此王叶便欣然往宋营而来,欲要凭胸中之学,一试宋国英雄。
为何带上韩德,便是防着意外。不是有句话么?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就凭王叶的身板,倘若碰上宋国那边大字都不识几个的大头兵,人家才不会和你讲理呢,直接一刀子捅过来,你找谁喊冤去?
带上这韩德便是防着这等意外。只要能见上宋国的大人物,能讲道理那种,王叶便有自信,怎么都死不了了!
这些日子相处下来,韩德跟在王叶身边,日常交往的都是辽军中的高级将领,眼界自是开阔了不少。以前自己见了得大礼参拜的那种中下层军官,如今见了自己客客气气的不说,往往还会主动行礼,称呼自己一声韩将军。
韩德对眼下的日子很是满意,对里面的原因也很明白。只要跟着王大人,自然有自己的前程。故此,韩德对王叶的忠心自是上升了好几个数量级。
当下韩德便扮作王叶的家仆,二人骑马前往白沟河而来。
至于过河的船只,早有人准备在此。
二人弃马登舟,便由一水手摆渡过了河,接着又弃舟等岸,笔直朝着宋军大营而去。
这才走出里许地的光景,但见路旁杂草从中一阵响乱,跳出一名宋军斥候,拦住去路,开口喝道:&ldo;尔等且住!&rdo;紧接着前面树上,后面草丛着亦各自出来一人。
三人拔刀在手,猫着腰靠近过来。
王叶赶紧开口道:&ldo;在下乃南逃汉人,正要求见宋国官员。有机密军情禀报。&rdo;
三人不为所动,继续靠近前来,其中一前一后两人持刀戒备,中间一人一手持刀一手便来搜身。
王叶北上之时都未曾被搜身过,眼下又如何受得了这等屈辱。赶紧从怀中掏出买来的九品文官告身,开口喝道:&ldo;大胆!本官乃大宋儒林郎!尔等竟敢以下犯上?&rdo;
身后的韩德见到王叶开始反抗,便也悄悄的调整重心,准备暴起杀人。
王叶赶紧给了这货一个眼色,咱们是谋士,不是刺客。能用脑子解决的便不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