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良嗣便开口道:&ldo;正是如此,烦请通报一声。&rdo;
守军猫着腰道:&ldo;不敢!赵大人还请稍等片刻,小的这就去通报!&rdo;说完一溜小跑的转进了帅帐大门内。
赵良嗣来求见,所谓的通报无非就是走个流程。
少顷之后,赵良嗣便来到了帅帐内书房门口,却正好见到张宪告辞出来。当下二人一相见,赵良嗣正要避开,张宪却紧赶了几步追了上来,这下没办法了。
双方见礼已毕,张宪却趁机凑了上来,鬼鬼祟祟的从袖子中掏出一个信封,悄悄的塞了过来,开口道:&ldo;昨日之事,下官多有得罪,赵修撰切勿见怪!些许薄礼,聊用于补偿令侄。&rdo;
昨日赵良嗣献上了出使之计,又举荐自己的族侄马扩担任使者,结果却被张宪给截胡了。若是普通官员也就罢了,这赵良嗣不仅是大帅跟前的红人,就连在圣上面前也是说得上话的。这样的背景,张宪如何敢惹。截了人家的财路,自然得意思一下,以消人家之气。
赵良嗣接过信封,拆开一看,里面却是一张礼单,上面写着&ldo;纹银贰仟两&rdo;。此时银票还是个雏形,并没有流通起来。于是礼单这种东西便应运而生。想送礼的时候递过去,如果对方肯收,事后你派家人按礼单上的物品送过去就行。这个时候的文人都比较君子,送了礼单却不兑现的事情还真没有过。
赵良嗣看了一眼手中的礼单,却又原样的塞回信封,递还了张宪,开口道:&ldo;同是为国效力,张大人勿须如此!&rdo;
张宪见到对方不肯收礼,心下顿时大急起来,你不肯收礼,这事就没有过去。赶紧又是一连串的作揖打躬,苦求赵良嗣赏收。
见到张宪不要脸的撒泼打滚,赵良嗣换上了奇怪的神色,欲言又止。踌躇一阵之后,终于还是长叹了一口气,收下了礼单。
这下张宪如释重负,朝赵良嗣一揖到底,然后便急匆匆的走了出去。
骗了人家去送死,却还收下人家的厚礼。赵良嗣看着张宪远去的背影,心里却开始想道,自己何时也变得这么残忍起来了?
想当年赵良嗣也算的上是饱读诗书,才高八斗,却自命清高,不肯阿附权贵,最终也只是在辽国混了个不入流的粮库主事。
虽然官场不得意,架不住这货命好,娶了个才貌双全的娘子,小两口花前月下吟诗作对的,日子也过的挺诗情画意的。谁知世事无常,一场人祸很快就席卷而来。
一次踏春出游,赵良嗣的美貌娘子不合被辽国宗室恶棍耶律达鲁瞥见了容貌。这位人妻爱好者顿时惊为天人,死活要弄到手才满意。前前后后几番纠缠,都被赵良嗣用计谋应付了过去,并顺手给了这根恶棍一个不大不小的教训。
可惜计谋在权势面前腾挪的余地太小,就怕对方不守规矩。很快,赵良嗣主管的粮仓某日半夜突然失火,仓库中的几万石粮草烧了个精光。上面追责下来,怎么办?赔!赔不起?拿脑袋来抵!赵良嗣不得不锒铛入狱,没几天便判了个秋后处斩。
这边厢赵良嗣刚入狱,那边厢耶律达鲁便大大咧咧的来到了赵良嗣家,直言粮仓大火便是他的安排。倘若赵家娘子肯遂了他的意,保证赵良嗣没几天就能出来。
老赵家九代单传,赵良嗣此时亦未诞下子嗣。为了不让老赵家绝后,走投无路的赵家娘子也只能忍辱答应下来。
当天晚上,赵家娘子羞答答的来到耶律达鲁府上时,等待她的却是满脸淫笑的耶律达鲁以及七八个狐朋狗友,外带为了羞辱赵家娘子而特意从青楼召来的两位女支女。(扫黄打非,此处省略五万字。)
事后,饱受凌辱的赵家娘子自觉无脸见人,一根白绫了结了自己。又怕死后变鬼也被人认出来,给祖宗蒙羞,上吊之前又用刀子自己划烂了自己如花似玉的脸庞。
受尽折磨的赵良嗣从大牢出来后,回家见到的却是挂在自家房梁上冰冷的妻子尸体。家破人亡,身负奇冤,赵良嗣便抱着自己妻子的尸体到处告状,结果又差点死在公堂的板子下,幸亏有几位同窗相救,这才逃得一命。
到了此时,赵良嗣这才明白,耶律达鲁身为辽国宗室,辽国哪里有衙门敢给自己申冤?要想报了此仇,必得先灭了辽国方可。
自己力弱,要灭辽国,便只能借助外力。此时北面金国已经兴起,可惜那群蛮子只喜武将,不好文人,想必不会大用自己。于是赵良嗣只得九死一生的逃来宋国,意欲借宋国之力灭辽报仇。
赵良嗣还沉浸在往事之中,书房内却走出一位亲卫,来到赵良嗣面前,开口道:&ldo;赵先生,大帅有请!&rdo;
来到书房内,童贯亲自来到门口迎接。二人见礼后,童贯便吩咐亲卫搬来了座椅。赵良嗣告罪后,斜着身子坐了下来,开口道:&ldo;此次出使人员中,还请大帅再加派一名亲信。&rdo;
童贯便开口道:&ldo;仲亮此言何意?&rdo;(赵良嗣字仲亮)
赵良嗣开口道:&ldo;昨日下官所献之计,其实并非一箭双雕,实乃一石三鸟,背后却还有一个用意。&rdo;
童贯便开口道:&ldo;愿闻其详!&rdo;
赵良嗣便开口道:&ldo;倘若下官猜测不错,大帅此次北伐,最为头痛的不在招降,亦不在争战,而在于师出无名,不知是也不是?&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