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决定: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改组国民党成为民主革命联盟,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和政治上的独立。
在中共&ldo;三大&rdo;上,毛泽东被任命为组织部长,当时的党内地位曾一度仅次于陈独秀而居二把手。而瞿秋白在&ldo;三大&rdo;上也被选为党的领导人之一。
△瞿秋白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出生在常州城一个破落的士绅之家。1916年底考人北京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学习俄语、英语、法语,研究文学、哲学、佛学,并去北京大学听陈独秀等人讲课。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担任北平学联评议部负责人,带领俄文专修馆的同学参加了游行示威和火烧赵家楼的行动。1920年3月,他参加了李大钊倡导的&ldo;马克思学说研究会&rdo;,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翌年,他以特约记者身份到达莫斯科,撰写了许多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1921年经赴俄的张太雷介绍加人俄共(布)党组织,1922年转为中共党员。在此期间,曾两次荣幸地与革命导师列宁见面。回国后起草了中共&ldo;三大&rdo;的纲领草案,并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后赴广州参加国民党&ldo;一大&rdo;宣言的起草。
△国共第一次合作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的进程。在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的帮助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1924年1月20日,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到会代表是每省由孙中山指定3人,每省又推举3人。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高君宇、林伯渠、瞿秋白等都参加并参与领导了这个有历史意义的大会。
大会正式通过了共产党员、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的决议。大会还通过了新的党章和改组国民党使之革命化的各项具体办法。
国共合作后,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中国革命武装,广东政府便着手筹建军官学校,1924年5月间在广州黄埔正式成立,通称&ldo;黄埔军校&rdo;。
周恩来是中共党内最早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并从事军事工作的领导人。他1924年9月回国到广州后,就组建了由共产党员掌握的第一支部队‐‐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后来发展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他先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校长蒋介石)、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总指挥蒋介石)、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军长蒋介石),并兼中共两广区委军事部长。他根据法、俄革命经验,在国民革命军中创建了许多全新的制度,成为中国军队中革命政治工作的最早开拓者。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重要干部如挥代英、萧楚女、叶剑英等,都先后在黄埔军校里担任各种负责工作,学员中也有许多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
这一年,赵世炎由莫斯科回国,应李大钊的要求担任中共北京地委书记,并主办北方区委的《政治生活》周刊。
△赵世炎
赵世炎,1901年生于四川酉阳一个有较多田产的工商业主家庭。他二哥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给少年赵世炎以很大影响。他随二哥到北京求学结识了李大钊,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1920年春赴法勤工俭学,曾组织华工斗争并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6月在巴黎西郊主持召开了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大会,当选为书记。赵世炎回国后在李大钊身边工作,李大钊多次称赞说:&ldo;世炎脑子快,很多问题对我很有启发。&rdo;
在当时的国民党中,本来包含着许多自1911年以来就已经腐化了的反动豪绅地主、买办资产阶级分子,这些成员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成为国民党右派;以孙中山、廖仲恺为首的坚持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民主派,成为国民党左派;还有一些动摇于这两者之间的分子,则是国民党的中间派。
1924年,林伯渠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部长、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冯玉祥举行北京政变后,于同年11月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林伯渠一直跟随左右。张作霖和段棋瑞因为在&ldo;反直战争&rdo;中表示和孙中山联合,为了欺骗人民,这时也表示欢迎孙中山北上,企图笼络和软化孙中山。
孙中山由于和共产党合作,并接受了共产党关于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在&ldo;北上宣言&rdo;中说:要&ldo;推倒军阀&rdo;使&ldo;曹吴复灭之后,永无继起之人&rdo;,对外要&ldo;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rdo;,主张&ldo;第一步使武力与国民相结合;第二步使武力为国民之武力&rdo;,而要&ldo;使武力与帝国主义结合之现象,永绝迹于国内&rdo;。
△张太雷
1925年1月,刚回国工作不久的张太雷主持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ldo;三大&rdo;。张太雷,1898年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没落封建世家。1915年考人北京大学法科,后转人天津北洋大学法政科,边读书边搞翻译。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他作为天津学联代表人京结识了李大钊等人,随后接受共产主义思想。1920年春,共产国际代表威金斯基来华找李大钊、陈独秀商议建党事宜,张太雷担任翻译。随后,他参加了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并于1921年初奉派赴苏俄,担任国际远东局中国科的书记。1921年8月回国后,为刚刚参加完中共&ldo;一大&rdo;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当翻译。不久,张太雷陪同马林去会见孙中山,接着又去莫斯科,曾向列宁建议,在远东召开共产党人的大会应突出民族革命的性质,表现出了他的政治远见。翌年,他回国参加中共&ldo;二大&rdo;。1923年春,他受孙中山委派,与蒋介石等五人共同组团到苏联参观。在这次他主持的团的&ldo;三大&rdo;上,会议决定改团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他当选为团中央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