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广八尺,深可四寻。”
……
周易这一边写,一边念诵,才刚写了两句。
吕队长冷汗刷的就下来了,听说国这周易有才,但也没想到回答个问题,看这情形像是要写篇文章一眼。
而且这内容……,看着一众记者投过来疑惑目光,吕队长赶忙解释道:
“周易,你可不要乱写乱讲啊,什么余囚北庭,我们只是传唤啊!”
“还有,坐一土室,你可好好的坐在椅子上。”
说着又看向一众记者,擦了擦冷汗道:“我真没怎么样他,你们要讲道理啊!别这种怀疑的眼神看着我。”
周易倒是没受影响,反而越写越快,越写越来劲。
众人的目光也随即投来,媒体是越看越震惊。
这才气,果然名不虚传,不愧是中秋诗会,一人压百国,被文学大师评为‘谪仙临世’的存在。
吕队长是越看越心凉,叫你别乱写、乱说,你这当着镜头与话筒越写越来劲。
这被报道出去,自己跳进泥河都洗不清了,这到底招惹了个什么麻烦,这都什么事啊!
赵经理则已经满脸慌色,没想到自己只是问他为什么要拍《我不是药神》,他直接写了一堆出来。
宣纸上那些被迅速填充的文字,那些慷慨激昂的理由如砸在心上的黄粱大钟一般。
不但是给自己问题的答复,还是给世人的警醒之言。
哪怕自己现在站在周易的对立面,也不由得被这首《正气歌》所蕴含的精神折服,史书上所说的微言大义,也莫过于此了。
一顿序言写完,周易用毛笔沾了沾墨水,见四周所有人好似都呆愣了一般的望向自己。
也不做声,只是默默的透过铁窗与玻璃,看了看湛蓝的天空一眼,一边书写一边朗声道: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
周易一口气写完几句,在场所有人都宛如石化了一般。
一名男记者嘴里喃喃念叨着:“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嘶。”男记者念完,只觉身上的鸡皮疙瘩瞬间都起来了,一股暖流席卷全身,
这是一种作为华国人,对于华国文化与生俱来的震撼与感动。
写的实在太好了,简直将亚圣提出的‘浩然正气’写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养一股‘浩然正气’’,待时而动,在男记者的眼里,此时周易已然是古之君子最好的诠释了。
为什么?就为胸中这一股浩然正气。
中海电视台的女记者黎雅也是满脸的呆滞,口中喃喃的念叨着:“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