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除夕前,陈星宇终于回到了夷洲。赵云郭嘉他们都亲自在港口欢迎完陈星宇回归后,陈星宇只是当晚亲自下厨整了几大盆海鲜硬菜就算是完事了。
第二天,陈星宇就召开了会议,在座的就包含昨晚见过陈星宇,通过交谈认可了陈星宇的荀攸。天慧星,神算子荀攸:机敏过人,慧心救世。(目前归属势力:陈星宇,忠诚度75%)
截止当前,陈星宇看着两侧列席会议的众人,心中感慨也算是略有小成了。
文臣方面,有郭嘉、荀攸、吴懿等贤才。郭嘉,智谋超群,心思敏锐,总能在复杂的局势中洞察先机,提出奇谋妙策;荀攸,沉稳睿智,有着深远的战略眼光和细腻的谋划能力,是不可多得的智囊;吴懿,不仅在政务处理上有着出色的能力,还善于协调各方关系,为势力的稳定发展贡献颇多。
武将阵营更是人才济济,赵云,武艺高强,忠勇无双,一杆长枪在战场上纵横捭阖,令敌人闻风丧胆;
黄忠,老当益壮,箭术绝伦,作战经验丰富,每临战事都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太
史慈,勇冠三军,擅长近战,以一敌百不在话下;
吕蒙,虽然年幼,也颇具军事才能,善于学习,有着独到的战略见解;
于禁,治军严谨,令行禁止,是军队纪律的有力维护者;
管亥,力大无穷,作战勇猛,冲锋陷阵时锐不可当。
虽然与袁绍、曹老板、刘表等这些称霸一方的一流诸侯相比,陈星宇的势力仍显逊色,但相较于中原一些小诸侯,他的顶尖人才阵容已然完胜。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乱世,人才便是立足的根本,陈星宇深知这一点。
阳光洒在夷洲的议事厅内,一众文臣武将齐聚一堂,此次会议意义重大,主题只有一个:埋头发展三年,彻底把夷洲发展成坚实的基地。初步定到196年再向大陆展望,而这三年的核心任务就是全力发展自身的实力。
“诸位,如今我们在夷洲虽有了一定根基,但依然面临内忧外患,切不可骄傲自大,唯有自身强大,方能在这乱世中谋得生机。这三年,至关重要,我们需全力以赴。”陈星宇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言辞恳切。
首先要解决的,便是盘踞在中央山脉的山夷问题。山夷长期在中央山脉一带活动,时常侵扰周边百姓,对夷洲的稳定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全面肃清盘踞在中央山脉的山夷,彻底断绝后患。”陈星宇神色严肃地说道。
黄忠初来夷洲,立功心切,立刻站了出来,抱拳行礼:“公子,末将愿领一军,深入中央山脉,将那山夷一举荡平!”
陈星宇微微点头,明白了黄忠心中的想法:“黄将军勇猛无畏,此事交给将军,我自然放心。不过山夷熟悉地形,作战风格诡异,切不可轻敌。所以就由黄将军和子龙一起负责此事,奉孝提供决策参谋。”
“末将,职下明白!”被陈星宇点到的两人和黄忠一起领命。
陈星宇又道:“在肃清山夷后,要把剩余的遗民分化瓦解,彻底纳入统治。这样完整的夷洲才算是真正掌握在我们手里。”
吴懿沉思片刻后说道:“公子,尚未收编的遗民虽人数众多,可是大部分已经有了诚服之心。若强行同化,恐生变故。依臣之见,可以用推恩,利益诱惑,加以怀柔之策慢慢引导,再辅以教化,或许能事半功倍。”
陈星宇颔首赞同:“子远所言极是,此事就交由子远负责,务必妥善处理。”
说完这些后,陈星宇就开始了下一个议题,取得完整的夷洲统治权后,城市建设就必须提上了日程。陈星宇初步计划在夷洲四方设置五个城市,靠向大陆这一方也就是西方设置两个。分别是淡水、花莲、高雄、新竹和桃源。
“这五个城市,地理位置都极为重要。淡水和新竹靠近大陆,便于与大陆通商往来;花莲、高雄和桃源则能辐射夷洲其他区域,促进物资流通和文化交流。”陈星宇详细阐述着城市规划的意义。
“并且要利用山夷奴隶用最快的速度修通环绕整个夷洲的环岛道路。有了这环岛道路,我们的军队调动、物资运输都将更加便捷,也能加强对夷洲各地的掌控。”
于禁主动请命:“公子,修造道路一事,末将愿负责。末将定会督促山夷奴隶,按时完工。”
陈星宇欣慰地说道:“有于将军负责,我无忧矣。但也要注意不可过度压榨,以免激起山夷奴隶鱼死网破,倒生枝节。”
在进行上面两项目的同时,其他方面的发展也不能停滞。“不管是收纳大陆流民、灾民,继续招募人才这些依然不能停。这是我们发展壮大的根本。”陈星宇目光炯炯,望向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