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担山上,诸葛亮率百僚叩拜于地。刘备笑而扶起他,亲将乐竟交在他手中。
昭阳光辉烈烈,照耀着年已六十的帝王。沧桑却英武非常的刘备,有如发着光的真龙天子。
&ldo;…惜我二人,创业未半,而将中道离别。朕才陋德薄,故至蹉跌,然志犹未已。幸有丞相文韬武略,弘毅忠壮,愿继朕以讨贼之效,北靖中原。&rdo;
白帝城中,皇帝殷殷握着他的手,对群臣嘱咐。年老的帝王无视了儒生反对之声,无视朝臣的质疑,他满眼里只有他那年轻的丞相。二人多年以来,风雨兼程,相濡以沫。刘备如君如父,他的百折不挠,英雄之气,已入诸葛亮骨血之中。诸葛亮如师如友,他的广袤智慧,春风化雨,刘备亦觉如鱼之有水,不可稍离。他们怎么能放弃对彼此许下的,兴复汉室,河海晏清,重现文景之治的梦想?
故而在白帝城,他斩钉截铁地告诉先帝,他将继承君王之志,他要北伐。
于是刘备叹道:&ldo;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从之梁父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孔明有愿,朕当成之。你我一世知己,死生契阔,至分别之时,犹壮志未已…&rdo;
既然如此…
&ldo;孔明之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rdo;
&ldo;如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rdo;
&ldo;…朕今将止戈付与丞相。丞相亮其悉朕意,持此剑统帅王师,以照明天下,永绥四海!&rdo;
永安宫中,诸葛亮长跪接剑。止戈剑身冰凉,剑柄却还残存着皇帝手的温度,灼烧入心。
&ldo;…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rdo;
但听刘备又对群臣道:&ldo;望卿等体知朕意,全力以助丞相!此乃朕最后的嘱托与愿望!&rdo;
&ldo;臣等,遵旨!&rdo;群臣皆应声道。
刘备又笑望诸葛亮:&ldo;丞相,请以乐竟之剑,随葬惠陵。就如同丞相常在朕身畔。待你北定中原之日,将朕迁葬长安,再取出此剑,以兴礼乐,教化天下。令章武传于后世,千年万载,永镇八荒!&rdo;
&ldo;朕即为诏,命太子封卿武乡侯。望丞相莫负止戈之锐,亦莫负武侯威名!&rdo;
群臣退下之后,刘备又对他说:&ldo;丞相,这注定是一个艰巨的重任。朕不要求你一定做到,但愿孔明勉力为之。只因朕与刀剑相伴一世,深知宝剑藏于匣中只能空老年华,须砥砺霜华方不负三尺青锋。&rdo;
他又叹息:&ldo;虽说君无戏言。但朕想那诏书该改改了。不是&lso;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rso;而是&lso;从助宣重光,至照明天下。&rso;可惜,朕再也看不见你光照天下的那一日…&rdo;
&ldo;不,陛下。&rdo;诸葛亮坚定道:&ldo;君无戏言。诏书不用改。如果臣有一天能以自己微弱之光,照亮天下,那也是因为陛下多年来给予臣的温暖光明。&rdo;
&ldo;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rdo;他缓缓一字一句,清晰沉着:&ldo;以陛下之光明,为臣章武之锋芒。愿陛下之日月重光,长佑于臣。陛下之神灵,将如斯长存天地。臣会做到,而陛下不会看不见。&rdo;
刘备久病而苍老浑浊的双眼彷佛燃起了昔日在战场上的熊熊火光。他用力握着诸葛亮之手,重重颔首。诸葛亮望着他的帝王。他知道,就是这样的烈焰,席卷了他的魂魄,亦将席卷天下,重燃大汉宝鼎之火。
昭烈。
4踏月归
姜维来到中军帐时,正见旭日东升。夜晚的暗云尚未完全退去,纷纷隐没在祁山之后。从清晨的汉营眺望陇西大川,但觉开阔无限,万里江山,尽收眼底。
他本是与诸葛亮约好清晨一同巡营的。不料为此美景所吸引。正怔然之间,诸葛亮掀帐而出。羽扇纶巾,素衣皂氅,眉目静好,舒爽健朗。好一派名士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