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霁川没有进殿,站在门口,跪下给太子殿下行礼,他不用说明来意,太子殿下已经清楚他是来辞行的。
太子殿下背对着许霁川坐着,语气和缓:&ldo;什么时候走?&rdo;
许霁川顿了顿,道:&ldo;明日早晨。&rdo;
太子殿下慢吞吞道:&ldo;走了好,走了好,都走了才好。&rdo;
许霁川闻言,一言不发,太子殿下始终没有回过头去看他,只听到他磕头的声音,头触碰到台阶发出咚咚咚的声响。
太子殿下道:&ldo;你不必如此,要走便走吧!&rdo;
许霁川扣完头,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许霁川走了之后,秋枫觉得太子殿下情绪很不对劲,喊道:&ldo;殿下……&rdo;
他还没说完,就听到一声微不可闻的&ldo;出去。&rdo;
秋枫有些犹疑,上前两步,道:&ldo;殿下……&rdo;
太子殿下背对着他,喝道:&ldo;出去!&rdo;
秋枫赶忙退出去了,书房里四下杳然,寂静无声,太子殿下手里把玩着一个玉佩,如果许霁川在场,一定能认出那玉佩便是许延川送给他的后来他为了买马当掉的玉佩,太子殿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玉佩,不断有水渍打在玉佩上……
暮春之时,曲江两岸的桃花已经开败了,地上的桃花竟然比树上的还多,许霁川一路打马而过,马蹄踏着花香出了江都。
他心里有心事,因此一路行得极慢,此次出城他的目的地是庐州,江都人都道许上柱国去世,许霁川难以接受才会打伤守卫出城去扬州,其实不然,那天夜里太子殿下刚走,许霁川就收到了一封信,上面写着:欲见阿爷,速来瓜洲打捞,勿告他人,切记切记。
许霁川一路到了瓜洲按照他的要求打捞了五天,直到遇到了禅光寺的方丈,方丈用佛家偈语告诉他他爷爷还活着的事,然后提到了庐州的智善寺,言谈间也巧妙提醒他若是要去,不要告诉他人。
许霁川还没有猜透对方的意图,因此不敢告诉其余人,包括太子殿下,于是编出来伤心欲绝离开的理由,但他知道这皇城内无数人盯着他的动向,若是此去他直奔庐州难免引人遐思,因此他需要绕路去庐州。
离开江都的第一站选在哪里呢?许霁川突然想起许多年前,他和太子殿下在山阴城沐着晨光吃包子的情形,如今想来很是怀念,便决定第一站去山阴城。
出了江都,许霁川似有所感,抬头望向巍峨的城门,就看到太子殿下在城门上站着,隔着很远,看不清彼此,但许霁川就是知道太子殿下的目光正注视着他……
阿宴啊,阿宴……
墙头马上遥相望,一见知君即断肠。
许霁川看着太子殿下,一瞬间无师自通明白了一直以来自己对太子殿下的感情。
(第三卷完)
第114章水淹遂州
汉州是大梁最西边的边陲小镇,和西蜀的南康接壤,两国可能是害怕别国之人从对方的边镇繁华中得到什么好处,是以都扔着这两个城镇任其自身自灭,只需要确保这两个镇子是本国的领土这个最终底线不动摇便可,至于发展,听天由命吧。
这南康城和这汉州城穷的有一拼,两城之间无商可通,只好井水不犯河水。只是如此相似的两座城镇,仿佛是一对难兄难弟,生来就应该是同一国,于是一夜之间,他们真的成了一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