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终于来到第三场。
如今还能坚持早起的学子越来越少,林然这排考房中的学子,除去自己外,目前真没几人还保持着充足的体力。
第一天相遇的熟人苏逸阳如今也得了伤寒。
好在苏公子财大气粗,带了不少东西进来。
虽然身体不适,但还能坚持到考试结束。
反观林然如今还是精神抖擞,苏逸阳对此心里也只剩佩服了。
今日场,考策问。
策问一道注重实用。这场策问的考题一出,不要说如今坐在考场里的学子,就是内阁官员与主持会试的礼部官员,也觉当今圣上太任性了。
“问天下读书人该如何令政通达?”
这种题该拿来问这些学子吗?
若说昨日的考题是在否定科举取士,今日的考题就像是让在座的学子,质疑一下天子与做官的这帮人。
林然看到这题,只觉楚帝这人实在是个很愿意听真话的人。
为何会问令政通达这事,难道不是在告诉天下人,我感觉我如今做得不够好,我如今颁布的命令,好些都不能有效的实施。
为何不能有效的实施,还不是因为我自身存在问题,这些官员存在问题?
这会儿就是坐了贡院监考的王阁老,因着今次会试考题,也是不由直摇头。
如今在位的圣上,早早掌了权柄。从古至今,大多将权利一手抓握的帝王,很少还能做到自律自省的。
但楚帝显然具备了成为千古明君的潜质。
相比于上一任帝王,楚帝自从上位后,不仅勤勉,且这人还颇有手腕。
一个人若想让自己不停的进步,除了要自身谦虚勤奋,还能广听谏言。
这些良好的品质要全部集中在一人身上,自古这些帝王中,还真没几个人能做到。
而自己如今效忠的楚帝,其恰恰全都将这些占了个遍。
因此,从自己坐上内阁这位子,从未敢跟楚帝叫板,实在是大楚的这位圣上,没什么可攻讦的地方。
当然,朝堂上也不都是有眼色之人,总有些人看不清形势,还想结党与皇权抗争。
王阁老从来不参与这些人私下里的活动!
自己虽然身体老矣,但眼不花耳不聋。这江山如今还是姓楚的,再有跳梁小丑蹦哒,左不过落得个身死的下场。
既然楚帝向学子们发问了,那么其必然是想听些实话。
因此,林然也不准备藏着掖着,将心中的想法稍稍整理下,便落笔于草稿纸上。
“政者,正也。”
欲令政通达,必先正其心。心正则身正,身正则令行。故为政者,当以修身为本,以仁爱为怀,以公正为则,以诚信为基……
林然最后又加了些总结,总之令政通达,非一日之功,需为政者长期努力,不断修身立德,施仁政,行公正,守诚信,广开言路,选贤任能,加强教育,改革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使政令通畅无阻,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