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又是你,袁绍!不过他几时和董卓勾搭上的?而且以他的性格怎么会如此帮董卓,这样对他有什么好处?
&ldo;袁校尉,你…&rdo;我冷哼道,正待反唇相讥,但立刻被他打断了。
&ldo;林太傅,董大人乃国之重臣,林大人却口口声声要斩杀他,似乎非为皇上吧,莫非林太傅想做王…&rdo;袁绍说到此突然一停,冲我阴阴一笑。果然,朝堂上众大臣立刻纷纷议论起来,看我的眼神也不大对路了。好在,在朝堂上,我也并不是孤军奋战。
&ldo;袁校尉,我想林太傅身为帝师,也只是太过于担忧皇上的安全了,因此言语上有点不妥也为正常事。袁校尉也不必拿此事说事吧!&rdo;义父王云朗声说道。而在他说完,朝堂上众大臣又是纷纷点头起来。不过经袁绍这么一闹,我就再也不能指责董卓的不是了,不然还真让人都以为我别有居心了,虽然我想这么做,但现在却绝对不能让任何人看出来。因此我也只能铁青着脸不再说话,看事态如何发展。
&ldo;好了,既然袁校尉提议给董爱卿封官,不知众位大臣可有何提议?&rdo;何后见此情况,无奈地扬声说道。
封官,他都身为西凉刺史了,还能封什么官?再封只能是将军了。等等,莫非今天他来此就是为了大将军一职而来?不行,绝对不能让他得到大将军一职,不然洛阳危矣!
果然,事态如我预料般发展,不过提出的人选却再此令我惊讶和愤怒,又是袁绍。
&ldo;启奏太后,臣以为董大人久居边疆,屡立战功,乃国之重臣。如今皇上新立,又发生张让之乱,朝廷正值多事之秋,而今大将军一职又尚空缺,不如封董大人为大将军,臣相信以董大人的能力一定可以为皇上分忧,为太后解虑。&rdo;袁绍微笑着朗声说道。
&ldo;不可!&rdo;我正待阻止,但没想到已有一人先我而出。
&ldo;回皇上,董大人乃西凉刺史,威震边疆,有董大人在西凉,异族必不敢有所异动。如将董大人调入洛阳,只怕边疆异族会因董大人离去而再此作乱。因此微臣以为不如另封董大人他职,也好让董大人之威名继续扬名塞外,令异族知我大汉神威。&rdo;曹操扬声说道。
好!曹操说的太好了,如此一来就堵住了董卓出任大将军的借口。不过袁绍显然不会就此罢休。
&ldo;回皇上,臣以为虽边疆事大,但皇上的安危更为重要。何况边疆异族作乱也仅能骚乱一时,不能动摇我大汉之根本,只要再派一能臣前去,自能再次平乱。而臣以为此人选非臣好友曹校尉不可。臣相信,只要有他出任西凉刺史,必定可以将我大汉神威再次远播塞外。&rdo;袁绍立刻回击道。
厉害,袁绍此招不但可令董卓出任大将军,还可将曹操调走,那样洛阳就非董卓与袁绍莫属了。毕竟虽然我高居要职,但却手无兵权,如果他们要横着来,我也没办法。不过我就是不明白,这样做对袁绍到底有何好处。他怎么会这么甘心为董卓铺路。他到底意在何为。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第六卷第八章釜底抽薪
董卓之乱第六卷第八章釜底抽薪
今天更新完毕!谢谢支持!
&ldo;皇上,臣等愿保奏董大人为大将军!&rdo;一群人出列向皇上请奏道。
该死,这肯定都是袁氏一门的故吏,居然联名保奏董卓为大将军,他们这不是引狼入室吗!董卓这条西北大豺狼是这么好相与的吗?我不由狠狠向袁绍瞪去,真不知他脑筋里装的是什么,居然替董卓求官。而袁绍看见我瞪向他,居然冲我微微一笑,不过这笑容却说不出的诡异,说不出的令人心寒。
无奈之下,为避嫌不好开口的我转头望向王允等人,但看他们均一副深思状,而且似有动心的样子。我就知道完了,看他们的样子是指望不上他们了,只能求助似的望向何太后,希望她能阻止此事。可似乎何太后因为刚才董卓的一番言辞而有点花容失色,犹豫着是否该给董卓这个大将军的官职来平息此事。
就在我暗暗着急之时,刚才被袁绍堵的一时没话说的曹操突然说道:&ldo;那不知董大人成为大将军后,他的二十万西凉雄兵会否交给我这个西凉刺史呢?&rdo;
&ldo;放屁,你要老子把兵交给你…&rdo;董卓指着曹操大骂道,但似乎立刻意识到不妥,立刻收声,但已经迟了。
此时已从董卓刚才话语中看出董卓豺狼野心的王允等人立刻启奏道:&ldo;皇上,臣以为董大人军功显赫,当可封为大将军。不过需将其二十万西凉雄师交给下任西凉刺史后方可上任,否则塞外异族必然趁此机会作乱。虽不会伤我大汉之国本,但毕竟会有伤我大汉国威,有损我大汉国体。&rdo;
&ldo;恩,不错,王卿家说的很对。董卿家,你升为大将军一事哀家准奏,不过需将你西凉兵马尽数交给下任西凉刺史后方可上任。至于下任西凉刺史人选嘛,刚才袁卿家提议的曹校尉,哀家觉的不错。曹卿家,不知你愿出任西凉刺史吗?&rdo;何太后也立刻下旨道。
&ldo;回太后,为国家效力乃臣之本分,臣愿代替董大人出任西凉刺史一职。不过还需董大人配合臣一下,好将兵马尽数交给微臣,那样微臣好早日上任,为国镇守边疆。&rdo;曹操何许人也,立刻跪下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