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我带来一部轿车,现在已托运到车站了,你们用它去抓罗宾吧!&rdo;
&ldo;太感谢你了!我们已经布署了详细的计划,并且派遣了两名警务人员开车去
现场‐‐第一个隧道。&rdo;
&ldo;局长,您所做的一切根本无益于抓获罗宾。&rdo;
&ldo;为什么?&rdo;
&ldo;这个时候,他怎么敢在隧道周围呆着呢?他必定会藏身在那特车站不远处,
预备乘坐10点23分从里昂发往亚莫(法国北部地区的城市)的列车。&rdo;
&ldo;你怎么知道的?&rdo;
&ldo;这实际上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推理了。他曾经研究过我的列车的时刻表。因
为我注意到在时间表上,开往亚莫10点23分的时刻这一栏,留下了他搜寻研习的痕
迹。
&ldo;那趟火车在10点50分就能抵达特奴德勒车站,所以乘那辆列车正合适。
&ldo;请注意一下,在特奴德勒车站一栏下,又有他寻查的印迹……&rdo;
&ldo;嗯,果真!&rdo;
局长觉得十分惊诧,为什么他的判断力那么准确,为什么他的目光那么敏锐呢?
即使身为警务人员的我们,也都没有注意到这些蛛丝马迹,他竟然有这么强的推断
力,真是让人钦佩之至。
局长用称赞、佩服的眼神盯住了面前的布奴勒。
&ldo;但是,这个青年到底是什么人物?我看他的样子,不是警务人员就是一个私
人侦探什么的……&rdo;
局长的心头出现一个疑团。
布奴勒经局长这么一注视,为了掩盖面部神情的改变,便有意拿出来一条干净
洁白的手绢去擦鼻涕,而且咳嗽了一声。
局长扫了一眼手表说:
&ldo;10点50分……距离现在还有22分钟左右……&rdo;
&ldo;不错!只剩下22分钟了。&rdo;
布奴勒说道:
&ldo;一定要在这22分内抓住他,不然夫人的宝贝和我的旅行包就永远取不回来了。
&ldo;局长,请你派遣两个人帮我的忙,好不好?&rdo;
局长的神情似乎在说‐‐不可以。
&ldo;拜托,麻烦局长通融一下……&rdo;
少妇也为布奴勒帮腔。
&ldo;局长,恳请你,请按照布奴勒先生的话办吧!&rdo;
既然刑侦科科长夫人这样请求他,局长也就不便于再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