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的话语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众人的庆祝热情。
营帐内的气氛骤然变得严肃,烛光摇曳,映照出一张张凝重的脸庞。
王厚微微点了点头,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等待贾诩继续说下去。
“主公,诸位,曹操虽遭败绩,但其势力依旧雄厚。此次退兵,不过是因为我们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旦他重整旗鼓,必然会卷土重来。”贾诩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意。
他的目光锐利,仿佛能透过营帐的缝隙看到未来的战场。
徐庶闻言,脸上的笑意逐渐消退,他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诩先生所言极是。曹操之败,并非全无代价。我们虽然获胜,但粮草物资损失不少,士气虽振但人心未稳。更为重要的是,荆州百姓受战火之苦,生计困难,民不聊生。”
庞统原本兴奋的神色也收敛了不少,他若有所思地道:“徐先生所言,确是实情。百姓困苦,若不及时安抚,恐怕民心浮动,难以维系。”
马良轻轻地点头,补充道:“贾先生与徐先生所言,皆为至理。主公,当前首要之务,应是稳定民心,恢复生产。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在未来的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王厚听罢,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权衡各方意见。
他深知,贾诩的冷静分析和徐庶的仁心为民,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他决定采纳众人的建议,以稳定民心为先。
“诸位所言甚是,”王厚沉声道,声音中透出坚定,“我们虽胜一局,但不能掉以轻心。曹操必定会卷土重来,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徐庶,你有何良策,可帮助我们恢复生产,安抚民心?”
徐庶闻言,目光中闪过一丝坚定,他站起身来,语气平静而有力:“主公,依臣之见,当务之急是开仓放粮,招募流民屯田,恢复生产。同时,我们需在各地设坛祭拜,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以示对天意的敬畏。”
众人听罢,心中皆有感。
王厚点了点头,心中已有了决断。
他举起酒杯,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诸位,荆州的未来,就在我们手中。让我们齐心协力,共谋大计,为荆州的繁荣昌盛,再饮此杯!”
众人纷纷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酒液入喉,辛辣而甘醇,仿佛预示着未来的道路,虽充满挑战,但希望犹在。
营帐内的气氛重新热烈起来,然而,每个人的心中都明白,更大的挑战,还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徐庶的提议如同一道温暖的阳光,驱散了营帐内凝重的气氛。
王厚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转向庞统,这位向来主战的谋士,此刻眼中燃烧着熊熊战火。
“元直之言甚善,民生乃立国之本,安民方能定天下。”王厚语气肯定,随即话锋一转,“士元,你向来主张进攻,如今有何高见?”
庞统闻言,向前一步,声音洪亮,仿佛战鼓擂动:“主公,曹操虽败,但其根基未损,中原之地,仍是虎狼之地。若待其喘息恢复,荆州必将再次面临威胁!”
他顿了顿,环顾四周,目光中充满了自信与坚定:“依我之见,当趁曹操立足未稳,主动出击,攻其不备!先取宛城,再图许都,将曹操势力彻底逐出中原!”
此言一出,营帐内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贾诩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思索着庞统此计的可行性。
徐庶则略显担忧,他深知百姓经不起连年战火的摧残。
王厚并未立刻表态,他仔细地观察着庞统的神情,心中暗自思忖。
庞统的战略无疑大胆而激进,但若能成功,荆州便可一举奠定胜局,甚至有望问鼎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