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想来想去,就让林帆先不随军,把孩子生下来,由老娘照顾到出月子,明年再考虑这个。这样他的计划也不会被打乱。
男人思考的方向永远跟女人不一样,女人所坚持和无法忍受的东西,在他们男人看来,都是无关紧要的。
不过林帆后来写的信,也是起到一些效果,张爱国没有怪她,甚至有些难得的怜惜。没有听他娘的话那样,休了林帆,也没有责备。
而是利用休息时间淘一些好东西给林帆寄回去,这次还是分的两份,林帆那份显然很用心。钱也有一百块,加上各种的吃和用的票据。
第31章一个小孩儿
快在出工之际,那个借着林帆家的捶衣棍的小孩找到林帆的家,给她还来了。
&ldo;五嫂,你跟这孩子很熟?&rdo;刘英准备出门见到这一幕,就往上凑。
&ldo;不认识,刚好洗衣服碰到借个棒槌给他。&rdo;
&ldo;真的?&rdo;林帆真想把手里的棒槌往她头上敲。
&ldo;我跟你说,你刚来不知道,这家人不是好东西。&rdo;
你自己就不是个好东西了,还好意思说别人!!
&ldo;你知道人家是谁啊?一个孩子能杀人还是放火咋滴,你一个那么大人了,当着人家孩子面这么说,恶不恶心啊你!&rdo;
&ldo;嘿,谁不知道就是臭老久呗,你可别连累咱们家。&rdo;
&ldo;家都分了,就别咱家咱家的了。&rdo;
地里的庄稼都已经灌浆完毕,绿绿的颗粒里面满满的白浆,涨涨鼓鼓的在微风下摇曳。根据经验来判断,如果接下来还是这样的天气,那么今年夏收成果应该还可以。
现在也不需要到地里拔糙了,是用镰刀在田边把长得太长太茂密的滕糙割干净。这样远远看过去,除了密密麻麻的小麦杆子,都整整齐齐的了。一块块的田地被分界清清楚楚,跟用笔画一样清晰。也避免岸边的糙滕把阳光和空气给抢了,庄稼给闷坏了。
虽说是新社会了,可是种植技术其实没有改变多少。苗与苗之间间距很近,用他们的话说,多种一颗就多一把收获。
这是不科学的种植,但是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林帆也不会脑热的去提什么意见。
这里小麦种,稻子也种一些。刚开始林帆下田插秧的时候,每次两三颗,还离得很大的间隙。结果人家要求她要返工,说她偷懒种得梳了,好赶进度。从那以后,人家怎么干她就怎么干。
其实人和植物没有区别,生存是需要足够空间的。
&ldo;嫂子,水喝完了,我那还有,还是泡的野ju花。&rdo;
&ldo;那挺好,太阳太辣,野ju花还能下下火。&rdo;至于喝不喝别人的水,现在人大多不太注意这个,林帆见人家没有水喝了,也不坚持所谓的卫生了,大头嫂子身体很健康,而且人家也没有对着嘴喝。
&ldo;你别忙,我自己倒,今天吃咸菜多了,嘴里干。&rdo;拿起林帆的水壶往她自己的水罐倒。
水壶也是好东西,没有工业票也是买不起的,刚好林帆家有,结婚那会张爱国买的,又没有别的带水工具。林帆直接就拿来煮水,撒点自家晒的野ju花,就整壶提着出工了。汗水一直流着,半壶水有时候还不够的。
大头嫂子家没有铁水壶,就拿小罐子装,这个就容易磕着碰着破了。
&ldo;哎!这活啥时候是个头啊!&rdo;
&ldo;咱们种地的一辈子都是跟土地打交道,风吹日晒的,直到干不动为止。&rdo;
&ldo;是啊,怪不得人人向往城市。&rdo;
&ldo;这年头,城里也未必消停,泥腿子辛苦是辛苦最起码没有性命之忧!&rdo;
&ldo;咋会,都是三代贫农根正苗红。&rdo;
&ldo;嫂子跟你说。&rdo;大头嫂子左右看看,有的喝水有的休息,千奇百怪,没人注意她们的谈话。&ldo;不一定,现在啊再贫农也拼不住嘴巴惹的祸。&rdo;
&ldo;这么说咱村里有从土地走出去的人啊?&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