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果小说

玫瑰果小说>青竹少女什么意思 > 第83章 太湖水匪(第1页)

第83章 太湖水匪(第1页)

锦衣卫的人都听说了,圣上最近心情颇有些不悦,已有宫女、妃嫔因伺候不当被责罚了,于是锦衣卫里任御前侍卫的每个人近来当值时都格外提点着小心,生怕一个不好触怒了圣颜。

听说这事原是因钦天监监正预测今冬的寒季比之去岁会更长、更冷,特上了折子建议朝廷要早做预防,以免百姓遭受寒灾。

可寒季太长、太冷,不光是大齐治下百姓不好过,草原上也不会安稳。

去年鞑靼人为何要大兵入侵,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草原上遭了寒灾。所以这事说起来,还不光是预防寒灾这么简单。

虽说去年冬天才打了仗,但若鞑靼人日子过不下去,必然还要来侵扰中原。但朝廷里没人想打仗,包括兵部的人。

安稳日子过久了,谁愿意提着脑袋去挣那么一点军功啊。

所以此事打从一开始就引起了朝中大臣们的极大关注。

到底该不该提前预防寒灾?若要预防又该如何施行?又是否要提前防备着鞑靼人卷土重来?若要预防,又该重点防守哪几处关口?

如此种种,几番争议,至今仍争执不下。

这一日朝堂上又旧事重提,因金秋已至,冬日便已不远,再不提前布局,修房备薪,筹备粮食,只怕事到临头再想做就来不及了。

到底是民生大事,谁也不敢反对救济百姓,朝中几位重臣再三商议后,终于将预防寒灾一事的相关事宜定了下来,只待今日朝会过后,各部协作,将政令一层层往下执行即可。

但关于防御外敌一事大家的争议却不少,鞑靼人不一定会卷土重来,他们这样兴师动众是否有必要。

最关键是如将大军调拨边境驻扎,若金陵城附近生了乱事,则或恐鞭长莫及。

有大臣说了:“且不论沿海一带倭寇身影一直未绝,近年来太湖附近也颇不太平。

太湖水域横贯穿插直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府两地,此隐患不除,大军调拨后,京师安危谁敢保证?”

前一位大臣的话音刚落,立马就有人接着道:“太湖水匪近年来确实是越发猖獗了,靠近京师一带的还好一些,像湖州府、嘉兴府等离京师稍远一点的州府,频频发生水匪作乱之事。

兵部几次剿匪都没甚成效,请圣上责罚兵部不作为之罪,并先将此患解除,再提调兵之事。”

开玩笑,大家伙儿的妻儿老小大都在直隶,金陵城内更是遍地的王公大臣,若是将大军都拉去守边境了,太湖水匪趁机作乱可怎么办?

当然,谁都知道也不可能将五城兵马司的人全调拨走,但兵部剿匪不力,户部等与兵部素来不甚和睦的部门自然要趁机发难,指责兵部无能。

兵部的几位大佬打一听他们提起太湖,就知道这又是要给他们找茬了。

可这事恰归他们管,推无可推。

太湖水匪作乱不假,但说兵财办事不力,兵部尚书免不得要沉着脸上前辩驳几句。

“方大人此言差已,太湖水匪一事兵部一直在督促浙江都指挥使司严加打击,且也从五军兵马司派兵剿过数次,剿灭匪人数百,近来太湖附近已然太平了不少,请陛下明鉴。”

兵部尚书话刚说完,户部侍郎方大人便从袖中抽出一折子递上,耿着脖子回道:“浙江布政使汪大人日前才递了折子,说是太湖水匪为患,浙江都指挥使司力有不逮,且人员折损严重,特求助朝廷派兵前往支援。”

户部侍郎此言一出,无疑是将兵部尚书刚说的话全盘否决了。

老大被当众驳了颜面,无异于整个兵部受辱。兵部众人气急败坏,可才说了,这事确实是辩无可辩,只能又将户部此前拖延兵部粮草一事拿出来吵嘴。

几方人马一时间吵的跟乌鸡眼似的,圣上淡淡看了户部尚书一眼,让人把汪伟的折子递上来,略翻了翻便放置一旁,宣布此事过后再议。

虽然此事没有在朝上定下什么章程来,但这是圣上特意给兵部的人留着颜面。散朝后,圣上将兵部的几位大佬全召去了上书房,密谈了许久。

兵部的大佬们转头回了兵部衙门立马将手头得用的人手清点了一遍,关了门商议了几次,却始终定不下来让谁带兵去剿匪。

太湖水匪这事,怎么说呢,说起来好像不是个什么事,但其实处理起来颇为棘手。

要知道在太湖落草为寇的水匪,其实大多就是太湖附近几府的百姓,和岸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