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比起那个不知道是什么来头的摄政王,很显然,手段温和的赵元邑要更让他们喜欢。谁知道这摄政王来了之后会做什么呢?
只是赵元邑与这些人压根没有什么感情,甚至连话也没有多表示两句。反倒是札答,赵元邑还认认真真地吩咐了他两句话。
赵元邑觉得这位国师是个有野心也有脑子的人,他对于有脑子的人向来都是礼让三分的。
与这样的聪明人相处,着实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赵元邑并不希望这里的朝廷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即便这个大是他们大魏,也一样不好,毕竟物极必反,若是他们大魏太过于强势,到时候反而会让这里的人不满意,三方都能互相平衡方才是长久之道。
札答对着赵元邑也是毕恭毕敬,赵元邑说的他也表示都记在心里了。
至于真记假记,赵元邑也并不很是很在意。反正眼前这个是个聪明人,只要是个聪明的,就该知道怎么做才是对自己最好。
离开都城之后,赵元邑带着他的几十万大军一路往东走了。
路上若是遇到了哪个城,还会停下来看看这些城里头恢复得如何。赵元邑私心觉得这都是他们大魏的财产,他自是盼着自己东西好的,才能继续给他们大魏赚钱。
赵元邑还去看了几个开采的矿山处。那里头的人着实不少,一个个灰头土脸的,见到这么多士兵过来还以为是要杀他们的,结果等赵元邑都已经离开了他们才发现,原来这些人只是过来巡视的。
不管怎么说,小命保下来了就足够了。
本来他们被捉过来的时候,一个个都害怕的要命,觉得自己在劫难逃了。可是后来才知道,原来大魏把他们捉过来只是为了挖矿。
就只是挖矿。
虽然这活苦一点,累一点,可是好歹还留着他们一条命,而且一日三餐也正常供应,他们被奴役这么久也习惯了,就这么安分了下来,每天都老老实实地挖矿。
他们不知道大魏那边对他们到底是个什么安排,更不知道这矿挖完了之后会不会放他们回去,所以现在只能先好好表现,让大魏的军官知道他们是有用的,往后才不会直接灭了他们的口。
至于要说反抗,之前是有人反抗,被他们一炮轰死了,再之后,这些人就没有什么动作了。
有命总比没命强。
赵元邑这一路巡视下来,就已经过去一个月了。镇北侯他们有时候见赵元邑在一个地方确实逗留的太长了,才会提醒一二。赵元邑也是个识趣的,被他们一提醒,就老实地加快了速度。
不过即便如此,这行军仍然慢的很。
等到了大魏境内后,镇北侯一行人仍然留下,他们本就是常年镇守在西北边疆之地的士兵,若是朝廷没有别的调令,他们是不能轻易乱跑的。
到了镇北侯府的治地之后,赵元邑又停了两天。
魏侍郎这回倒是没有在催了,反而觉得两天实在是太短了,多留一日也是应该的。谁不知道镇北侯的大姑娘就是未来的太子妃呢?太子殿下如今回去少说也有好几年都不能与太子妃相见,如今便是在此地多停留几日,想来圣上跟皇后娘娘也是赞成的。
待赵元邑去往镇北侯府上时,叶钟灵与她母亲也已经得到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