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邑才吃完,李尚书几个才看到了他。李尚书待赵元邑一向热切,如今看到了他,更是嘴角带笑凑了过来。
赵元邑同几位大人互相见了礼,李尚书旁边这几人态度也不错。做官都做到了这个份儿上,他们对圣上上的心思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的,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或是又上了谁的船,却都知道眼前这个小殿下不能得罪,都愿意给他卖个好。
同周围的人打了一声招呼之后,李尚书才笑眯眯地带着赵元邑一道起回去了。那高兴的样子,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多看重赵元邑。
程尚书觉得他这样子碍眼极了:“真是不知所谓。”
旁边人听了心中也是笑笑,这两个人半斤八两谁也说不上谁的不是,有人还道:“李大人看来挺满意十七殿下的,想来他也是出于高兴才如此的。”
提到赵元邑,程尚书并没有再说什么了。最近户部弄出来的水泥还是这一位提供的方子呢。往后水泥路修好了,这位的功劳最大。对于有功之人,程尚书一直都是格外宽待的。
待工部之后,赵元邑才把自己画的图纸给拿了出来。
“这……赵侍郎画完了?”李尚书笑吟吟地接过来,他本来以为这上头的东西又是类似于水泥之类,可定睛一看却愣了,“这是什么?”
“火炮。”
“用□□做的?”
赵元邑点头,有点兴奋地问道:“李大人看看这火炮如今可不可以造得出来?”
李尚书赶忙定心,又往下多看了几眼。这图纸画的极为细致,每一处都标得清清楚楚的,可见是废了不少的心思。图都已经画得这般细致了,若是说造不出来的话那岂不是说明他们工部太没用了么?
如今□□是有,火炮也有,只是没有赵元邑画得这般大的,且射程也不远威力更是不足。两军对垒,若是射程不远的话那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可是李尚书看了赵元邑给他的图纸,若是造出来的火炮,正如这图纸上所说的那般,那这威力便不容小觑了。
且李尚书能做到尚书这个位置上,必然不是一个花架子,这图上画的东西,他当然能看懂,甚至隐隐能估算出来知道这图画的都是可行的。
越想越觉得这事情容不得耽误,李尚书连忙让人将工部最厉害的几个人召来,将这图纸交给他们:“你们先按着这上头画的将东西造出来,若是遇上什么困难,再过来寻本官商议。”
几人领着图纸下去了。
李尚书高兴地晃悠了两圈,再看赵元邑的眼神就像是在放着光一样:“赵侍郎怎知这火炮的造法?”
“平日里对火炮兵器这些事情尤为在意,所以多琢磨了两年。”
李尚书听得心热:“那殿下除了这个可还琢磨出别的了?”
“还有几个样式的火炮,且容我过段日子画好了图再送过来。”
李尚书恨不得现在就能看到那图,可是他对面站着的可不是一般人,李尚书也不好催,即便他心里已经着急的不行却还是道:“赵大人慢慢画,不着急的。”
赵元邑也知道要慢慢画,反正他不着急。
又过了两日,火炮尚未造出来,京城里头,却发生了另外一种大不小的事情。王家的嫡女在成郡王府的宴会上落水了,救她之人,正是张家三房的张四郎。
第95章救命之恩
这两日京城里头的大事并不多,这桩事儿一发生立马叫京城那些闲得没事做的贵妇人惦记上了。
王家是何等尊贵的人家,人家王相在朝中称一句如日中天也不为过,王家的嫡女更是老来女,自幼自幼娇养长大是王家人的掌中宝。
那张家的四郎又是个什么人?真正的废物点心一个,长的又不是十分出挑,如今都已经十七八了却还没有定亲。张家对外说是家里这老四玩性大,尚未开窍,可外头谁不知道这未定亲乃是因为张家挑来挑去挑不到一个合心意的。想跟张家结亲的张家看不上;张家看中的又不愿意委身张四郎,结果便生生耽误到现在,真成了别人口中那等高不成低不就的。这样的张七郎跟张家几个出息的后辈压根没有办法比,就连寻常人家的孩子都比他长进许多。
可偏偏这样的人却救了王家的嫡女。
外头有不少等着看后续的都唏嘘不已,心想着王家这回只怕是吃亏吃定了,舍不得要把宝贝女儿嫁去张家。
外头的人都是这样想,张家自然也不能免俗。如今张家的人都自以为吃定了王家,这救命之恩自然该以身相许了,更别说他们就四郎可是把王家姑娘从水里抱上来的,这事儿当时可有不少人亲眼看见了。如今礼教虽然没有那般严苛,可就这点拿开礼教威胁王家,张家自以为是够了。
如今的王家也是乱成了一团。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王相当即派人彻查,只是事发的地方毕竟不是王家,而是成郡王府,待王家的人去查之后张家早已经把证据给抹掉了。王家纵有疑心,可是看着这情况,也只能自认倒霉。
为此,王姑娘已经在家里闹了好几日了。她自幼娇宠,哪里能受得了这样的委屈:“娘,当日分明是有人故意推我下水的,这分明是他们设的局!”
王夫人叹道:“固然知道是有人做局可又能如何?如今苦于没有证据。”
“那难道咱们就这样放过他们?”王姑娘说得杀气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