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样的念头没多久就散了,圣上喜欢的从来都是他愿意喜欢的,谁还能逼着他喜欢谁不成?打消了这个念头之后,苏嫔往未央宫跑的变越发频繁了。
眼下众人贺喜过后,皇后遣退众妃嫔,只留了苏嫔在跟前。
皇后留下她不是为了其他,乃是因为苏嫔在闺阁时可是京城里头最擅交集之人,对京城一甘闺秀也算是了如指掌了。后来苏嫔进宫,她的妹妹亦是出众,比起姐姐来丝毫不差什么,只可惜她妹妹半年前才订了亲事。
苏嫔听着皇后说了两句之后,便摸清楚了皇后的意思。这是想找她打听一下几位姑娘在闺中的为人处事呢。苏嫔捡着自己知道的说了一句,只是提到那位叶姑娘的时候却犯了难:
“娘娘,这叶姑娘可是京中叶家二房的?”
皇后摇了摇头:“镇北侯府的。”
苏嫔点了点头,她说呢,皇后怎么会突然看中了叶家二房的姑娘,越来是大房的:“这叶姑娘刚刚来了京城也没有多长时间,亲身倒是听妹妹提起过,是个大气爽朗的性子,性情不错,大概也是西北的民风使然。听说那叶姑娘私底下还养着不少猫狗,于驯兽一道上颇有天分。”不过这都是旁门左道罢了,对姑娘家来说并不算是什么太大的优点。
赵元邑突然想起来,这说的大概就是他前两天看到的那个红衣裳的小姑娘。她还会驯兽?
康宁见兄长在发愣,不悦地“啊啊”了两声,拿着拳头往赵元邑嘴里塞。
皇后听讯看了过去,见他们兄妹两个的状况,了然一笑。
赵元邑赶紧塞了一块点心到康宁手里。这小丫头,倒是一刻都怠慢不得。
第92章初入工部
傍晚用膳过后,赵元邑提出要去长乐宫走一遭。
皇上也表示赞成:“确实该给你皇祖母看看。”
这去外头领职了,就代表长大了,往后少得要在外头奔波独当一面了。
赵元邑点头受教,又赶紧拿过自己新得的官服。这衣裳是早就已经在做了,皇上在老早就给儿子盯上了这个缺,本来还打算续续图之,没想到事情竟然办得这样顺利。早前做的官府如今也顺顺利利地派上了用场。
只是这官府不比寻常的衣裳,赵元邑穿上之后,还显得有些大了。只是这点瑕疵并不算什么,只要赵元邑昂首挺胸,旁人便只会觉得他穿这身衣裳气派极了。起码皇上跟皇后都是这样觉得的。赵元邑喜滋滋地穿着一身官服给他们俩看过之后,才又兴高采烈地去了长乐宫了。
等他走过之后,皇上才挑剔了一句:“那一身衣裳可没有朕穿的气派。”
皇后看着皇上头上已经生出了些白发,不忍心挑破:“十七身量还未真正长成,如今穿着这一身衣裳自然衬不起来。”
皇上想着自家孩子的身高,一时又想着要是再过两年……不,兴许只要一年,这小子就要赶上他这个当老子的了。这一年年的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间自己孩子就要长大了,皇上又记起来一件事:“对了,那些人家梓潼可都差人打听了?”
“都打听过了,性子都相差无几,都是大家闺秀出身想来也差不到哪里去,就是这叶姑娘有些与众不同。”
皇上来了兴趣:“怎么不同了?”
“她出身西北,纵然看着娇弱却也养成了大气舒朗的性子。且处变不惊,遇事最是沉稳不过了。而且……”皇后想到今儿下午赵元邑的表情,笑到,“十七好像还记着这个小姑娘。”
皇上大笑:“这是开窍了?”
“也不知到底开没开,毕竟如今也不过就只见了一面,能让他记下来已经是意外之喜了。若是这孩子真是不错的话,往后借着宫宴之类的名头让他们都相处相处也是不差的。”
皇后只是想赶紧把人选定下来,并没有真的想让赵元邑立马成亲。尤其是十七如今入了工部,看他这兴致高昂的样子,只怕是像现在工部里头闯出一番天地的。说到工部,皇后又有话要说了:“妾身听闻,今儿宫里可是碎了不少东西呢。”
皇上立马就支会到了皇后的意思:“这些不长眼的宫妃一个个就知道惹朕生气,自己没生出有本事的孩子还眼红别人的。”
不用多想,皇上便道:“德妃那里碎的东西只怕是最多的吧?”
“圣上知道就好。”皇后回道。
“这个德妃真是越老越糊涂了。”皇上对德妃真是没了好感,这作天作地的劲儿,怎么就没哪天直接把她自己给作没了呢。还有老三,本来老三在他看来是个很不错的孩子,如今跟着德妃也养出了些糊涂的性子,真是枉费了他的一番天资了。
不过,这资质也不过就是比寻常孩子聪明了一点,到十七这里却还是没边儿的。如今有了朱玉在前,皇上也就不稀罕那两个了。
皇上抿了一口茶,道:“圣上一来就是工部侍郎,可把她们给气坏了,说起来这工部侍郎也确实高了些,以往也没有这样的定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皇后也是担心自家孩子受不住,这两年来皇后把能挡住的东西都给挡住了,也再没有发生从前在行宫里头发生的事儿,十七的性子也一日比一日大气。可这是在未央宫,在皇后自己的地盘,出了未央宫皇后却不能保证还能护他如此周全:“待十七到了外头做事,少不得这要求的圣上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