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江必新啊,他呀,可是他已经不在咱们队里了嘛。”
刘婷婷一听“江必新”这个名字,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那一瞬间,仿佛有一团阴霾笼罩在她脸上。
她对这个名字极为敏感,它就像是插在她心头的刺,每当被提起,都能让她内心的隐痛瞬间爆发。
徐鹏看到刘婷婷的表情,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便又恢复了平静,他清了清嗓子,有点不服气地说道:
“嗯,江必新走了以后啊,在队里,我觉着吧,没人能比得上我。”
“哼!”刘婷妮明显心怀不满,轻蔑地哼了一声,“别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要知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哟。你怎么就这么笃定,别人的水平就不如你呢?”
田平安吃了几个包子后,那模样仿佛体力瞬间大增。
他伸手从桌上抽了张纸,慢悠悠地擦了擦沾满油星子的手指,随后满脸油滑地朝着徐鹏打趣道:
“山外青山楼外楼,猪头后面还有猪头。
山外青山楼外楼,干不过我你忧愁啊。”
听到这话,刘婷婷忍不住咯咯笑起来,笑声清脆。
徐鹏听了,眉头一皱,脸上瞬间挂上了一层寒霜,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
“别在这儿班门弄斧,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你还是快拉倒吧,就你这点本事,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刘婷婷见状,嘴角微微一翘,眼中充满了挑衅:
“不服就比一比呗!”
徐鹏冷笑一声,双手抱胸,语气里满是自信:
“比就比,要文要武,都可以。”
众所周知,徐鹏确实是个文武全才,堪称“行走的百科全书”。
要文?
单说他对《刑法》《刑诉法》这些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倒背如流?那都是小意思。
他能在酒桌上随口背出一整段法律条文,一字不差,连标点符号都不带错的。
他的师父钟衙内,可是把他当成了“炫耀神器”。
每次带着徐鹏出去应酬,钟衙内都会有意无意地提一句:
“小徐啊,给大家背一段《刑法》第xx条呗。”
徐鹏也不含糊,张口就来,瞬间成为全场焦点。
钟衙内脸上那叫一个得意,仿佛在说:
“看,这就是我徒弟!”
要武?那更不用说了。
徐鹏手里那把五四手枪,玩得比筷子还溜。
拆枪、装枪,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看得人眼花缭乱。
至于射击?那更是他的拿手好戏。
靶场上,他抬手就是十环,枪枪命中,仿佛子弹长了眼睛似的。
有人开玩笑说:
“徐鹏的枪法,怕是连蚊子都躲不过。”
钟衙内每次提起徐鹏,都是一脸自豪:
“我这徒弟,文能背法条,武能打靶子,简直是全能型人才!”
而徐鹏呢,虽然表面上谦虚,但眼神里那股自信劲儿,藏都藏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