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她的孙儿,苦读兵书十数载,当年九丫头还在闺中时,她先是让心儿和她交好,
心儿那丫头没心机,容易和心思重的人相交,
可谁知那丫头还是犯了女子都有的小心眼嫉妒心,
虽然是小流言对九丫头没影响,可还是让她疏远了心儿。
好在后来九丫头被封了侍书女史,心儿还是沾了她的光,嫁了好人家。
可惜了孙儿,当年也在那丫头面前露了下脸,
到不知道那个丫头是火眼金睛,看出了这小把戏,也是个心硬的,就此疏远了族人。
连帮衬一丝都不愿。
吴氏看着自己的孙子孟言盛今年都二十五了,还不愿意娶亲,称无建功,怎可成家。
满满的都是惋惜。
“都这个月份了,别到处走动,万一出了好歹可怎么办。
你们房里也没有个长辈了,我就说让你这孩子去青竹巷里,我看顾着点,也放心。
偏你这孩子让人操碎了心,又是个拘谨的,只当长辈的紧张是虚的不成。
我昨儿派人给你送的大枣粥可吃好了?这是托你从兄往山东带回来的大枣,皮脆肉厚,开胃滋补,熬了浓浓的粳米红枣茯苓粥,
养胃益气,你这身子日日重了,吃这样的温养粥才舒坦。
昭哥儿又是个不省心的,这让我日日的看不见你会儿就不放心”。
吴氏让人赶紧扶了谢乐安,又是有些怨更多的是自然流露出的慈爱关心,让谢乐安受宠若惊,
她是由茉姐姐做主嫁给孟言昭,她虽然经历了母亲的事。性子有些泼辣,可是在族中甚有威严的吴氏面前,
也不由得就有些底气不足的紧张。
“族祖母年纪大了,孙媳,孙媳不敢劳动您老人家”。
谢乐安不甚流畅的道。
吴氏就在心里叹气。
还是个公主的女儿呢,这副小家子气。
可想自小的教养也不怎么样,
由着谢家养歪了。
也不知道九丫头怎么看上她给自己的弟弟做媳妇的。
皇后荣升为太后。谢家却是没人再护得住。孟言茉趁机让引泉安排人拿回了公主的嫁妆。
谢家也倒了。
因此谢乐安这个外嫁女倒是家私甚丰。
当初孟言茉同意谢乐安嫁给孟言昭。
是觉得谢乐安虽然有些泼辣,但是心思单纯。
主要是因为这两人是处久了日久生情。
这要是在其他家,谢乐安这一项私相授受。谁都不可能让她进门的。
可是在孟家,上面的长辈死的死,不管事的不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