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还是需要我家祖宗。”朱媺娖很自豪,自己的爹和曾祖爷爷不争气,但是还有几个争气的祖宗啊。
“确实如此。”那个时期的大航海时代刚刚开启,明朝只需要扫清自身的弊病,整个世界,根本没有国家可以对抗大明。
朱媺娖闻言更开心了,自顾自的看顺治时空发生的事:“这满清还真够犟的,抵抗那么激烈。”
另一边,李丽质放下了三国演义:“张彦,你说关羽如果不离开曹操最后会是什么地步?”
“会怎么样?撑死也就五子良将的水平。”
(五子良将的称谓源自《三国志》,由陈寿提出,陈寿在撰写《三国志·魏书》时将张辽,于禁,徐晃,乐进,张合五人合为一传,即《魏书·张乐于张徐传》,并评价他们为“时之良将”?。)
李丽质看了看三国演义:“罗贯中笔下的五虎上将也是参考的五子良将吧。”
张彦点头:“没错,不过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不同于三国志中的五子良将。”
“小说中的五虎上将是蜀汉的核心,但历史上的五子良将属于第二梯队。”
“曹操虽然对关羽很礼遇,但那是曹操创业之初,对谁都很礼遇,曹魏统治的第一梯队是曹姓和夏侯姓,这种局面直到高平陵之变后才改变。”
李丽质懂了:“如果关羽留在曹魏,也就和张辽平起平坐。”
“没错,在后世,对于张辽的评价也很高,但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关羽最后是掌握着蜀汉的荆州,是帅,张辽一生始终是将,包括五子良将的其他人也一样,三国志中也有记载,五子良将的上司是颖川赵俨。”
“但是在后世,如果不是学习历史的人,甚至都没听说过赵俨这个人,但实际上赵俨才是真正的幕后大佬。”
“我知道他,以前看到过,只不过我没留意。”
李丽质觉得自己好像也是看书看一半了。
“那就不错了,不止如此,在张辽最高光的时刻,打的孙权哭爹喊娘,但仔细想想就知道,为什么是乐进守城,张辽冲锋。”
“实际上在《张乐于张徐传》中就有记载。”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
“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实际上这场战役已经被曹操安排好了,容不得张辽有其他的选择。”
“所以关羽就算留在曹魏,作为降将外将,也绝对不可能会有襄樊之战的高光战役。”
“我知道,我知道。”李丽质虽然小,但是也经常看史书:“曹魏可以做到那个地步的人叫夏侯渊。”
(在唐朝,公主是可以看史书?的,唐朝公主们对金石丝竹,佛经绘画等都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唐朝的文化氛围相对开放,唐朝公主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各种书籍和学习资源。)
“没错,夏侯渊和关羽的相似度很高,关羽统领着在刘备眼中最不安分的荆州,夏侯渊统领着在曹操眼中最不安分的雍凉之地。”
“不止如此,刘备当时初定益州,无暇分身的情况下百分百相信关羽能搞定荆州一样,曹操也在被鲜卑乌桓战争闹的头疼的时候百分百相信夏侯渊能搞定汉中。”
李丽质愣了一下:“啊,我竟然没有留意这一点,好相似啊。夏侯渊被斩,关羽被擒。”
“没错,有的时候,历史就是那么巧合,夏侯渊和关羽,一前一后,纷纷陨落,中间就相隔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