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对面座位上抱臂打瞌睡。车窗泻入的秋晨阳光在她膝头悄然铺上一层淡淡
的光布。不知从哪里飞进的小飞蛾如风中的纸屑忽上忽下地飘着,不久落在她辱房
上。休憩一会不知飞去了哪里。飞蛾离去后,看上去她多少老了一点。
吸完1支烟,我重新打开书,继续看《十二瀑镇的历史》。
第六年,拓荒村终于出现活力。庄稼丰收,公用木屋得到修整,人们习惯了寒
冷地区的生活。圆木屋换成整齐的木板房。全起炉灶,吊起马灯。人们把剩下的一
点点粮食、鱼干和虾夷鹿角装上船,花两天时间运到镇上,换取食盐、衣服和油。
有几个人学会用垦荒砍倒的木头烧炭。河下游出现几座相似的村落,有了交流。
随着拓荒的进展,人手不足成了突出问题。村民们开会讨论两天,决定从故乡
叫几个人来。关于欠债,写信悄悄问了一下,回信说债权人看样子早已死心塌地。
这样,最年长的农民写信给往日几个同村伙伴,问他们想不想来这里一起开荒。这
是明治二十一年,同户口普查当中由官员将这里命名为十二瀑居民点是同一年。
翌年,有6户人家19口人迁来这里。他们被迎进修整过的公用木屋,人们流着
眼泪分享重逢的欢乐。新居民分别得到了土地,在先来居民的帮助下种了庄稼盖了
房子。
明治二十二年迁来4户,16口人。明治二十九年迁来7户,24口人。
居民如此不断增加。公用木屋扩建成了像样的集会场所,旁边还修了一座小神
社。十二瀑居民点改名为十二瀑村。人们的主食仍是稗米饭,但有时开始掺大米进
去。邮局投递员‐‐尽管不定期‐‐也可以见到了。
当然,不快的事也不是没有。当官的不时前来征税征兵。尤其感到不快的是那
个阿伊努小伙子(当时已三十五六岁了),他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纳税和征兵的必
要性。
&ldo;还是以前那样好啊!&rdo;他说。
尽管如此,村子仍不停地发展。
明治三十五年,人们得知村旁的高地适于放牧,在那里建了村营绵羊牧场。道
政府来人指导如何围栅栏如何引水如何修筑羊圈。随后,沿河道路由犯人整修完毕。
不久政府以等于白给的价格卖给的羊群沿路走来。农民们全然闹不明白政府为何对
自己如此关心。多数人认为毕竟以前吃了那么多苦,偶尔好事也还是有的。
政府当然不是出于关心而把羊送给农民的。军部为确保防寒用羊毛自给自足以
进攻中国大陆而向政府施加压力,政府命令农商省扩大绵羊养殖,农商省将任务派
给北海道政府‐‐如此而已。日俄战争正日益迫近。
村里对绵羊最感兴趣的是那个阿伊努小伙子。他从道政府人员那里学得饲养法,
成为牧场负责人。至于他为什么对羊有那么大兴趣则不得而知。大概因为不大习惯
村里随着人口增加而急剧复杂起来的集体生活。
来牧场的有食用羊36只,休罗普沙羊21只,以及两只波达&iddot;克力犬。阿伊努小
伙子很快成为养羊能手,羊和狗逐年增加。他打心眼里喜欢羊喜欢狗。政府人员很
满意。小狗崽作为良种牧羊犬被各地牧场抱走。
日俄战争开始后,村里有5名青年被征入部队,派往中国大陆前线。5人都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