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陈氏带来的麻花得到梁青娥等人一致的交口称赞。
听到这些夸赞,大陈氏笑成了花儿,心里更是吃了颗定心丸。
她喜笑颜开收拾好空海碗,领着长福心满意足告辞离去。
另一边,林老虎和林飞鹰俩人手上一直忙碌着,在孩子们习字结束后,二人一共截取了两百多根粗细均匀的实心竹簪。
梁青娥接过竹簪,便催众人快些洗漱歇息,明儿上学堂的上学堂,下地干活的还得下地干活,几乎每个人都有活计要忙活。
这要是睡的太晚又起的太早,明儿一整天可就没啥精神头了。
锅中还温着热水,各房舀半盆,院中洗好手脸又漱过口后,方各个端盆回房去洗脚。
待众人各自回房后,梁青娥转身便朝橘子树走去。
火把高燃,映照的满树橘叶葳蕤生光。
只见她弯身从最下面摘下一小把墨绿橘叶,拿到灶房后,同竹簪一同放进锅中,添水加盐生火,敞开锅,开始慢慢熬煮起来……
不多会儿,锅里升起白色水汽,一种淡淡的草木清香,渐渐随之弥漫开来……
“阿奶,你为啥把竹簪子一锅煮了呀。”
伴随着软糯又满是好奇的声音,梁青娥回头,果见乐宝踩着趿着鞋,正站在门槛处踮着脚往锅里张望。
梁青娥笑着向乐宝招招手,示意她过来自己这边。
待娃儿走到近前,她先是把乐宝卷到小腿处的棉裤放下来。
方耐心解释道:“这竹簪啊,要先拿盐水煮一回,它才会
变得更韧,用的时候才会轻易折断。”
乐宝听完,脸上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来。
她不禁感叹,原来这么一支瞧着简简单单、随手可得的竹簪,做起来都有这么多讲究和门道。
梁青娥听她孩子气的话,笑道:“要么人说看花容易绣花难呢,这做竹簪和绣花是一样的道理,都是瞧着简单,真到自个做起来,就知道有多繁琐了……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那就是熟能生巧,等摸到窍门,也就事半功倍了,到那会儿你就觉得不管是绣花,还是做竹簪也不过如此。”
梁青娥趁机教育道。
乐宝凝眉沉思,面上似懂非懂、若有所思。
“对了,六壮呢,睡下了吗。”
见孩子听进心里,梁青娥也不再啰嗦,她把乐宝抱在怀里烤火,一边往灶膛里继续添火,一边随口说起旁的。
“嗯嗯,娘给我们洗完脚,说阿奶还有事要忙,就让咱们跟着睡,不过爹打呼吵人,我还是跟着阿奶睡。”
“阿奶,这竹簪还要煮多久才能好呀,煮熟就好了吗。”
乐宝眼睛睁的溜圆,一眨不眨盯着锅里瞧,眼里满含期待。
“这可煮不熟,很快就好了,等会儿把它们捞出来沥干水,等明儿再用刀把一头削的尖尖的,再把竹节打磨光滑,这竹簪就算做好了。”
乐宝听阿奶说着竹簪后续的制作步骤,小脑袋频频点头。
这些工序听起来似乎并不太复杂,就剩给竹簪沥水、削尖簪尾、打磨竹节这三个步骤。
等这几步做完,她就能往竹簪上缠头花了。
想想竹簪头花的好看模样,乐宝窝在梁青娥怀里,不由咯咯乐出声……
秦兰花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小女娃特有的清亮笑声从门缝窗棂传进来,更是令她心烦意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