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堂屋的陆真没有坐下,转头看了看眼前的几个县令,又看向张钦。
“张知府,府衙能拿出多少钱来搞发展?”
张钦恨不得自己真的病得下不来床,也好过要回答陆大人关于账册的任何问题。
“这个。。。。。。这。。。。。。”
“嗯?总不能让本官来这里,先查你的账吧?”
“哈哈!大人说笑了!下官想起来了,九原府共八个县,每个县大约还能拿出一千两来支持搞发展!”
八千两。
陆真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合着府衙是一分不出啊,再说了,这八千两够干啥?别说规模化效益了,就连自己搞这一整套能不能运转都是个未知数。
“那你有想过九原府要如何发展吗?”
张钦被问得支支吾吾,发展什么的不是商户应该思考的事情吗?他就是想着商户自己会搞钱所以提高税率,结果陆大人问这样的问题。。。。。。
“下官。。。。。。不知。。。。。。”
“不知就好好想想,本官有两条发展的路子,你们自己想,哪一条更适合九原府。”
几位县令全都抬起头来看向陆真,只听见她说道:“九原府的粮食稳定放第一,要确保田、地皆种粮,这是根本,不容更改。”
“第一条路,鼓励山地种棉,引进陇右的纺织工坊,给予相应税收优惠,让工坊在当地发展纺织业,拉动就业。”
“第二条路,鼓励种大豆,引入榨油工坊提升出油效果,大力发展山地养殖业,尤其是养猪,依靠养殖业发展相关的贸易,如灯烛、肥皂等高利润产业。”
九原府人口众多,依赖种棉的经济收入根本养不活辖内的人口,还不如稳妥点保证粮食收入,发展养殖业。
几个县令围着张钦聊了片刻,张钦最后拍板说道:“种大豆,搞养殖,只要能让辖内百姓过好,大户们再来闹,本官也认了!”
河阴县令犹豫再三,问道:“大人,如今大户们的田被毁坏,沙化后的土地种水稻也没有什么好收成,这可如何是好?”
张钦没好气地说道:“木已成舟还能如何?沙化了的土地就只能用来种棉了,但那些还在观望的大户,你们回去争取一下,让他们配合配合。”言罢又看向陆真,拱手说道:“陆大人,九原府选择发展种植、养殖,但资金、人才均有不足,不知陇右府可否伸出援手?”
“水稻种植不用担心,陇右府出种子出人手,春耕前必定到,山地养殖方面你们可以定期派人去永新、云安、宿安等地学习一下,这件事情不难。至于榨油工坊,许光,回去和周老爷沟通一下,让他来这边投资建工坊。”
有了投资就少了一大笔支出,屋内众人都如释重负般缓了口气,陆真继续说道:“先前说九原府能拿出八千两来搞发展,眼下能够有快速收益的行业就是养殖,依本官看不如用这笔钱发展一下养猪,培养相关的人才。”
张钦点点头,随从上前来禀告:“大人,告示已经写好了,请过目。”
陆真扫了一眼,让张钦自己看看,告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将意思通俗易懂地传达下去,因面向人群是寻常百姓,作文章那种就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