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崆峒与华山两派表面上给出了回应,但世家大族的根基深厚,且彼此间盘根错节,要想彻底整顿大都城,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他必须步步为营,既要彰显朝廷的威严,又不能过于激进,以免激起更大的动荡。
接下来的数日里,张无忌密令龙武卫加强对大都城的巡逻,尤其是对四大家族及其他潜在势力的监视。
他明白真正的敌人往往隐藏在最不易察觉的角落,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同时,张无忌开始着手制定更为详尽的计划,旨在逐步削弱世家大族的势力,同时加强中央集权,确保北伐大业的顺利进行。
整顿大都城对于整个局势而言,其意义远不止于单纯的军事胜利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场激烈的政治博弈以及民心向背的大考。
随后的数日里,大都城从表面上看似乎逐渐回归到往昔的宁静祥和之中,但实际上却是暗潮汹涌、危机四伏。
张无忌心里非常清楚,尽管这一次突如其来的叛乱已经被快速地平定下去,但那些藏匿于黑暗角落里的世家势力却并没有就此罢休,仍然像一群饿狼一般虎视眈眈地窥视着,时刻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发起反攻倒算。
面对如此复杂险峻的形势,他在内心深处早已暗暗谋划好了应对之策,并下定决心要借助这次难得的契机,将那些对北伐大业心存不良企图的世家大族一网打尽,从而起到杀一儆百的震慑作用。
为此,张无忌果断地向自己的心腹手下——龙武卫下达了一道绝密指令,要求他们要不惜一切代价,秘密彻查所有参与此次叛乱事件的世家名单。
同时,他本人也马不停蹄地开始精心筹备起一场规模空前浩大的战略布局,以期能够一举成功地铲除这些心腹大患。
只见张无忌一脸严肃地对着面前单膝跪地领命的李忠厉声道:“务必迅速查清参与此次叛乱的世家底细,一个都不许放过,待查明之后,血洗这些家族,让他们知道胆敢反叛的下场!”
李忠毫不犹豫地抱拳应道:“属下谨遵明王号令!”
说罢便起身离去,执行任务去了。
数日后,月挂中天,大都城内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更鼓声打破了夜的宁谧。
张无忌身着锦衣华服,背负双手,目光如炬,穿透夜幕,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虚妄。
他知道要彻底稳固大局,单凭武力镇压远远不够,还需智取,需让那些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从心底里臣服。
于是,他决定亲自约见大都四大家族——金家、宋家、李家和荣家的家主,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在灯火阑珊处悄然拉开序幕。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都城的琉璃瓦上,金光闪闪。
张无忌端坐于一家茶馆大厅,四大家主依次步入,各怀心思,却皆面带恭谨之色。
金家家主金满堂,身材魁梧,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小觑的傲气;宋家家主宋文远,温文尔雅,嘴角挂着一抹难以捉摸的微笑;李家家主李浩然,气宇轩昂,眉宇间尽显坚毅;荣家家主荣昌瑞,则是老谋深算,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
“四位家主能拨冗前来,本王心甚慰。”
张无忌的声音浑厚有力,回荡在茶馆之中,“本王知四大家族乃大都之栋梁,历年来对前朝多有贡献。
然则,近日之事,让本王不得不重新审视诸位之心。”
四大家主闻言,面色各异,却皆默不作声,静待下文。
张无忌继续说道:“本王驱除鞑虏,一统天下,此乃国之大计,民之福祉。然世家大族间纷争不断,实乃北伐之绊脚石。
本王欲借此机会,与四位共商大计,如何既能保世家之荣耀,又能助明军成就北伐大业。”
金满堂率先开口:“明王言重了,我等世家自当以国家利益为重,愿为北伐贡献绵薄之力。”
宋文远随之附和:“文远亦愿听从明王调遣,共赴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