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秦使已经到来,如今这局势,寡人实在不知该如何应对才好。”
齐王田建眼见后胜进来,急忙上前询问道。近些日子以来,朝堂之上的诸位大夫针对是否要向秦国投降之事争论得不可开交,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而齐王田建本就是个缺乏主见之人,面对如此棘手的状况更是感到束手无策。
后胜微微躬身行礼,然后面色凝重地回答道,“大王,如今朝中反对投降的声音颇为强烈,就连民间也是如此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咱们确实难以不顾及众多臣民的意愿,一意孤行地选择议和献降啊。”
接着,后胜继续说道,“更何况,秦国方面至今尚未明确开出具体的议和条件。在此种情形之下,咱们又怎能轻易应允呢?”
“一旦决定献降,不仅涉及到王室日后将如何自处的问题,还关乎着咱们齐国的众多大夫以及武将最终会落得怎样的下场。然而,所有这些与众人身家性命紧密相关的重要事宜,秦国却均未给出任何承诺。所以,着实不敢轻言投降啊。”
齐王听后,恍然大悟般连连点头称是,并急切地说道,“对对对!待到秦使前来觐见之时,一定要当面询问清楚这些关键问题!”
此时此刻,齐王仿佛终于找到了应对当前困局的方向和方法。
当秦然到来时,齐王正襟危坐。
双方寒暄了一阵,秦然直入主题。
“不知大王对于议和之事,如今考虑得怎样了?”秦然一脸微笑地看着齐王,十分客气地将献降这种说法巧妙地转化成了议和。
齐王略微迟疑了一下,然后缓缓开口问道:“这。。。秦使啊,寡人心中尚有一事不明。倘若秦、齐两国真能达成议和,那寡人日后又当如何自处呢?我们齐国的宗庙社稷是否还能够得以保留?”
“还有,秦使是否可以代表秦王做出这样重大的决定?”说完,齐王不禁长叹一口气,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秦然听着齐王的一连串问题,丝毫没有感到惊讶。他不动声色地用眼角的余光瞥向站在一旁的后胜,心里知道,不出所料,这些问题想必就是出自后胜之手。
稍作停顿后,秦然清了清嗓子,郑重其事地回答道,“请大王放心,在下奉命出使贵国之前,我王曾多次叮嘱,待到议和成功之后,一定会妥善安排好大王你的一切事宜。”
接着,秦然加重语气继续说道,“只要秦、齐两国能够顺利实现议和,那么齐国的宗庙和社稷定然可以永远得到保存。不仅如此,齐王你将会被迁居至咸阳,仍可继续称王。”
“而且,你的后世子孙将会被封为田齐侯,世代享受尊荣。”
秦然这番话讲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因为这些条件和答复皆是他临行前,在秦国的朝堂之上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才最终确定下来的,可以说是秦国目前能够给予齐国的最大程度的让步了。
“而且对于齐国朝堂之上的大夫、武将们,只要不再生出事端,秦国也可以既往不咎。”
大秦已经表现出足够的诚意了。
而齐王闻言,露出意动的神情,仍然保留王号,也算为他这位在位几十年的齐王保留了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