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必然不是一件小事。。。。。。。”
杨政道已经觉得这位太子殿下,给他一个布政使的位置,就已经是对他颇为看重了。
但是他怎么都没想到,这位太子殿下何止是看重他。
这tm一上手就给他安排了这么大一个摊子。
不说别的,单单是这庞大的体系之中的官职任命,就是一项不小的工作。
毕竟今后面临最多的,必定还是外事居多,因而在官员的选拔和任命上,异族面孔的官员就必须占据不少,而又必须保证这些人对大唐和皇室的忠诚,还要有能力。。。。。。
另外,汉面孔的官员也要有,毕竟算是正统体系。
此外,还有预留一些官职,给今后的遮娄其王国、吐蕃,乃至是如今用太子殿下的话讲,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下的戒日王朝。
贞观七年刚刚春寒峭料的时节,天竺布政使在长安的临时衙门之中,就陷入了空前热闹的境地。
太忙了!
官员的考察和选拔,人手的调配,还有和六部之间的一些事务勾连。
这让年纪轻轻的杨政道,深切的感受到了家国责任的重量。
“郑大人,好在殿下还安排了你,不然。。。。。。。我是真担心一上来就把殿下的事情办砸,裁撤了我是小事,若是让我大唐在那些异族面前丢失了颜面,那我杨政道可就真的无颜面见祖宗了。。。。。。。”
杨政道满脸疲惫又庆幸的说着。
然而。
此刻他面前的郑德却是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他。。。。。。好不容易清净逍遥了两年的日子,就这么结束了。
想当初,他在接到这个任命的时候,还在广州府那边逍遥享受度假时光呢,带着自己的几个姬妾,在沙滩之上。。。。。。
结果没逍遥多久,便被自家兄长郑江命令家丁将他绑了回去。
他双目无神的看着此刻的杨政道,嘴角抽动两下。
最终还是懒得骂对方一通。
任命是太子殿下下的,便是他骂杨政道一顿,也不能让对方把自己的官职革除,反倒有可能让对方给自己下达更多的命令。
得不偿失。
长安凡是有脑子的勋贵,全都清楚,任职天竺布政司,将来在政治履历上将会是一个不差的亮点,并且外派为官,在如今大唐的朝堂之中也更加加分。
考验和机遇并存。
这让贞观七年刚开年,长安的勋贵们便开始迫不及待的走动。
纷纷从各自的家族之中,选拔出来优秀的子弟。
或是从军,或是从政,全都想要往天竺布政司里面挤。
然而,如今朝堂消息透明,天竺布政司的事情更是被太子下令登报广而告之,以至于这些勋贵子弟尽管本事不差,但却依旧要面对寒门和百姓出身的年轻一辈的竞争。
就连李世民这位贞观皇帝陛下,为此都在长安,接到了不少来自剑南道官员的书信请求。
全都是希望派遣自家家族精英来参加竞争的。
“啧啧啧,这个卢仕明,这就开始为自己的儿子跑动起来了。。。。。。”
“还有蜀郡墙氏、郫县杨氏、南充乔氏、姚州蒙氏。。。。。。连越嶲爨氏这么偏远的家族都收到了消息。”
皇后寝宫之中,贞观皇帝陛下躺在长孙皇后的怀里,一旁一只手像是撸猫一般,搭在一旁熟睡的小兕子的小肚子上。
另一只手上却拿着一封来自成都府刺史卢仕明的信。
“观音婢,高明这逆子算是真的混出头了,以往他在太原府搞这么大的动作,最先受累的就必定是那逆子,如今。。。。。。瞧瞧这英才良将,莫说是朕,谁看了不眼馋?”
李世民陛下说话带着一股子酸味,引得长孙皇后不由抿嘴轻笑。
“这些剑南道的家族英才,早些年亮眼的,如今不都已经归陛下青蜀宫调用了吗?便是这名单之上的这些人,也多是陛下剑南道新政年间才成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