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果小说

玫瑰果小说>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 第180章 180心有灵犀(第2页)

第180章 180心有灵犀(第2页)

不仅会长痘痘,还会便秘。

好吧。

她是小仙女,是不能有便秘的。

“阿年,要不一起去吃大碗菜?”杨阳笑着提议。

陈知年果断摇头,拒绝,拒绝,必须拒绝。

杨阳和王平安是北方人,两人嗜辣,要是没有辣椒就吃不下饭,能把辣椒当饭吃。点的菜都是加辣、超辣的。

而陈知年和阿美是本地人,喜欢清淡,喜欢喝汤。冬天不喝汤,就会觉得干燥,皮肤瘙痒,脱皮。

四个人在路口分开,陈知年和阿美去喝汤。

“老板,我要一盅老鸭炖地胆头。”陈知年很喜欢喝老鸭汤,特别是这种炖了一个早上的汤,能让在工作中消耗掉的能量迅速回归,满血继续。

阿美则要了一个茶树菇鸡。

一盅汤,一份饭,一份青菜。

当然,青菜不能选,是店里配送的,店里准备什么就吃什么。

桌上还有萝卜干、酸菜、香芋梗等小菜,随便吃。

老板和陈知年一样是h市人,来羊城开店。店里就夫妻两人忙碌,老板娘善谈,所以招呼客人,老板则蹲在店门口旁边的水龙头洗碗。牛高马大的男人弯着腰刷碗,时不时的直起腰,扭扭脖子,带着也点点喜感。

有时候,老板娘瞒不过来,就会叫木讷寡言的老板来帮忙。明明长了一张江湖大佬的脸,但在和客人打交道的时候却会脸红,手足无措。

每每这时,老板娘就会指挥他,‘端汤’‘盛饭’‘加青菜’‘开一瓶汽水’他也乐意听老板娘的。

不管老板娘叫他干什么,他都乐呵呵的完成,然后再去洗碗。虽然店里的生意很好,但两人互相配合也忙得过来。

夫妻二人分工合作,发展事业。

所以老人常说‘先成家后立业’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陈知年是老乡,所以老板娘给她多送了一份黄瓜干。晒得半干的,纸白纸白的黄瓜干,脆蹦蹦的,超级好吃。

“刚从老家带过来的。”老板娘笑着和陈知年打招呼,“要不要带点回家?炒肉丝特别好吃。”

上次陈知年和周医生过来吃饭的时候,刚好碰到有个客人的孩子生病,肚子痛得直在地上打滚。

顾客揪住老板娘的头发,说她的汤不干净,要拉她去派出所,还要赔偿孩子的医药费。当时,老板都急得要和别人打架了。

是周辞白在给孩子做了初步检查后,确认孩子肚子痛是因为蛔虫,吃杜虫片就好了。

老板夫妻感激周辞白和陈知年。

如果不是陈知年不愿意,老板娘还想免费请陈知年吃饭呢。

“谢谢。不过,不用了。”陈知年笑着推辞,因为周医生说,吃太多的酸菜、咸菜、菜干不健康。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坚持新鲜。

有个医生的男朋友,一切饮食都往养生靠拢。

“阿年,你和老板娘关系很好。难怪你常来喝汤。”阿美小口小口的喝着汤,“不过,这汤的味道真不错。很鲜,很甜,药材味很浓。”

看盅里的材料就知道老板娘是个大方的人,舍得下本钱。

像这样的汤店有不少,但大部分老板都是扣扣索索的,舍不得下本钱,清汤寡水的,没有半点药材味。

这家店的老板却不一样,汤盅就比别人的大,里面的材料也多。

“嗯。这汤的味道很好。她店里的地胆头是从老家带出来的,绝对野生。”

在青山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鱼塘,然后在鱼塘上养鸭,养鹅。因为地胆头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很多人都喜欢用地胆头炖鸭。

一只鸭,一把地胆头。

80年代的时候,也有外地人去青山镇收购地胆头,但自从青山镇人靠着女儿赚钱后,就看不上这点小钱了,懒得挖。

所以,山里的地胆头越长越好,越长越老。

青山镇的人不愿意挖,就有外地人想要自己去挖,但被拒绝了,被青山镇的人打了出来。青山镇人的心理是‘虽然我看不上,但还是我的,别人不能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