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果小说

玫瑰果小说>刘瑞祯简介 > 方言拍马屁词语家族及研究失误(第1页)

方言拍马屁词语家族及研究失误(第1页)

古汉语词语研究中有同源词一项,与此类似的是方言词语还有家族谱系。不同方言的许多字面同中有异的同义词,可以说是个词语家族,其间有辈分谱系关系。这方面的研究,未被注意。其实它的内容广泛,可以解决涉及的许多问题,很有意义。本文以“拍马屁”词语家族为例来申说,所举示的方言词是从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汉语大词典》的地方分卷调查的。为节约篇幅,把词典全名做简称,如《洛阳》指《洛阳方言词典》之类,也不交代编纂者与出版时间。引《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也简称《汉大》、《现汉》。

词典对“拍马屁”等词的释义大致是“谄媚奉迎”、“指谄媚奉迎”、“比喻谄媚奉迎”三类,本文一般不作引述。这三类解释共同的是都避言“拍马屁”字面为什么能表示谄媚奉迎的词义。“指”字透漏出词义与字面是有距离的,而“比喻”也就是直接指明距离就是比喻,而不是用“拍马屁”本身来表示词义。但“拍马屁”的动作绝对不能比喻谄媚奉迎。比喻的解释错误。

《南方周末》2004年12月9日刘炯朗专栏《拍马说》:“文字和语言是一种工具,到了文人、作家的手上,大师、名嘴的口中,它就升华到艺术的境界。扼要或详尽,精确或模糊,直述或含蓄,严肃或风趣;究根穷源,玩味品赏,模仿师法,变化创新,的确是乐在其中。”这概括得很传神,而对“拍马屁”的具体解释却是错误的:“在中国盛产马的草原地带,人们牵马相遇时会拍拍对方的马屁股,敷衍说‘好马、好马’,博取马主人欢心。‘拍马屁’与我们今天摸小孩头说‘好聪明、好聪明’是一样的。”

然而这个词并不是产马的草原地带群众创造的。《汉语大词典》“拍马屁”的最早例子是《官场现形记》和秋瑾文章中的。“拍马”的例子是鲁迅文章。1924年刊行的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交际》有“拍马屁”词,却是江苏南通话。可见这个词语恰是马很少的南方人创造的。

再说,马的性子是比较暴烈的,特有“烈马”一词,旧时侠义小说的英雄坐骑被称为红鬃烈马。马是不让生人摸它的屁股的,摸者往往被马踢,何况拍马的屁股。而且,“屁股”也不能说成“屁”;“屁”又是既不能拍也不能摸的。宁波话杭州话都不说“拍马屁”,却是另说“马屁”;“马屁精”、“马屁鬼”是骂善于拍马屁的人。《汉语大词典》:“拍马:拍马屁。”扬州话既说“拍马屁”,也说“拍马山”。武汉话也不说“拍马屁”,另说成“拍麻皮”。湖南娄底话说“捧马屁”。这些同义词语证明它们都不是从拍马的屁股来说的,所以,或者不说“拍”、“马”、“屁”的某一个字。

看来,从“拍马屁”的字面的无从知道之所以有谄媚奉迎词义的理据,必须从它的词语家族考察。

与“拍马屁”词义对应的书面词语是:阿谀、阿从、阿附、阿曲、阿好、阿奉、阿循、阿谀逢迎、谄媚奉承等等。见字明义。与此不同的是典故式的“舔痔”。

《庄子。列御寇》:“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悦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紙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这是用舔痔疮来讽刺阿谀逢迎,由此产生了“舔痔”以及“吮痈舐痔”之类书面词语。

方言也有它的同义词,却要复杂而趣难得多,词的用字与词义不一致,知词义之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词典都回避词的理据解释,或释为比喻义而误。它们数量多,都有以谐音形成趣难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五个区系。

第一区系是“舔沟子”类。

《牟平》、《乌鲁木齐》、《银川》、《西宁》、《哈尔滨》等有此词。《武汉》又有“舔屁股”。《太原》、《忻州》、《扬州》有“舔屁眼”。《成都》、《贵阳》有“舔(肥)屁眼”。据后者可知“舔沟子”的“沟子”即指屁股,即可以认为这是与“舐痔”相承的说法。清道光十四年刊本高某(静亭)为广东人学官话编写的《正音撮要》卷二《笑人。骂人》已有“舔眼子、溜沟子”二词。“眼子”指屁眼。这是早期文献例证。

《西宁》又有“舔沟油”。油,自然不是实指,当是“由”的谐音趣说,同于“从”,指顺从。自然也可是“游”的谐音,游处、交往义。本是“舔沟。由(或:游)”的深层结构,趣假为“舔。沟油”表面结构。

第二区系,是“舔沟子”的变体“溜沟子”。

《太原》、《忻州》、《乌鲁木齐》、《西宁》、《哈尔滨》等有此词。也有异形词“溜勾子”、“溜钩子”。如《汉语大词典》言“溜钩子:亦作‘溜沟子’、‘溜勾子’。”用例为《官场现形记》第四回:“他这人专门替人家拉皮条,溜钩子。”康濯《春种秋收。腊梅花》:“我老三溜勾子,给财主家当狗腿。”而于“溜勾子”、‘溜沟子’条都简作:“见‘溜钩子’。”即把“溜钩子”当做正体,处理为主条,另二者为异体,为副条,恰恰把实际事理弄相反了。“溜沟子”才应是正体,应处理为主条,这是本文讨论的第一个小收获。

《忻州》:“溜(达)=溜舔=溜沟子=爬沟子=溜沟涮棒。”这是动词,相应的指人的名词是:“溜沟子货=舔屁眼货=爬沟子货”。其中“爬沟子”的“爬”字应不是字面常义而费解。但该词典:“爬:骂人品行不好。”这是有音无字的记音字,应当就是“爬沟子”中的意思,对此行为表示批判。如此,则“爬沟子”的“沟子”就不是指屁股了,而另是“沟、够”的谐音隐曲。《现汉》“够:(3)(用手等)伸向不易达到的地方去接触或拿来。”拍马屁、巴结,就是向某人靠拢攀附。陈刚《北京方言词典》:“狗气:好谄媚的贱气。”“狗事:巴结差使。”陈刚、宋孝才、张秀珍《现代北京口语词典》:“狗:1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巴结。狗颠儿屁股三儿:形容为了巴结人而东奔西跑地献殷勤的样子。狗性:有献媚的性格。”

如果不作如此理解,则“溜沟子”的“溜”无法解释。它不是“舔沟子”的“舔”的同义词,在“溜”的义项中只有“随顺”义合宜,指随顺其人。“溜达”应写成“溜搭”:随顺、搭配。溜够,即:随顺而攀附。试比较:“随顺屁股”、“用石灰等抹屁股缝”,诸如此类的解释都不成义。《牟平》:“溜沟子:溜须拍马。”该词典:“柳(按,同音同调的同音代替字):跟着别人学说、学唱。够(同音同调):用手向不易达到的地方去接触或拿来。”牟平此词,一般说来,也是“溜够”,即“随顺而攀附”的理据。由牟平话特殊说来,是“柳够”的事理。

第三区系,是“溜须”之类。

《汉语大词典》:“拍马溜须:比喻谄媚奉迎。草明《乘风破浪》六:‘新社会拍马溜须根本吃不开。’”又“溜须拍马:谓谄媚奉承。”例子取于萧军《六月的矿山》、《暴风骤雨》。又“溜须:见‘溜须拍马’。”对难点的“须”回避解释词义与胡须有什么关涉。

《济南》:“溜须=溜须舔腚=舔腚。”陈刚《北京方言词典》:“溜须:献媚,拍马屁。常连说(‘胜’是牲口的**)。”《哈尔滨》有“溜”、“溜须”、“溜须舔腚”、“溜须捧胜”的系列词,也都对“须”字无解释。

笔者根据这个词语家族的共同性以及其它大量的谐音趣难词,确知“须”是由“戌”同音同调或异调的谐音,是“戌狗”的省说因而指狗。民俗把十二属相与十二地支搭配体系中,戌与狗对应。而此“狗”又实际是上述“溜沟子”中“沟”所隐曲的“够”。即同是“随顺”与“够(巴结)”复说的隐蔽结构。否则,“随顺胡须”成何意思?

够一狗—戌一须,这类几经曲折而表达意思,是民间“市语”常见的特殊方法。宋代曾慥《类说》卷四引唐无名氏《秦京杂记》:“长安市人语各不同,有葫芦语、锁子语、纽语、三折摺语,通名市语。”这些名字说明唐代时隐语已有多种曲折方法,其中“三折语”就是多种曲折类型。方言谐音趣难词多有如此的。

第四区系,是“拍马屁”系列词。

《现汉》:“拍马屁:〈口>指谄媚奉迎。也说拍马。”又“溜须拍马:〈口>比喻谄媚奉承。”《汉语大词典》:“拍马:(1)拍马使前;纵马。(按,例略)(2)拍马屁。”又,“拍马屁:比喻谄媚奉迎。”显然,“拍马屁”中的“拍马”不是“拍马使前;纵马”的意思。

也可说成“拍马”,说明“屁”必非实意而可无;又可说为“马屁”(见后文),说明“拍”也必非实意而可无。

从前面讨论“溜须(戌)”、“溜沟(够)子”可得到提示,“拍马屁”也不是字面意思,而理据应当与“随顺、攀附”相类似。方言词语多有以“马”言“码”的连接意思,如立即义的“马上”,即“(与说话的时候)相接连的时候”。有以“皮”、“屄”、“屁”言“脾”的脾性意思的,如“顽皮”即“顽的脾性”;南昌等地话的“啬屄”即“吝啬的脾性”;贵阳话“淡皮拉沙:颜色淡”、“淡屁拿沙:味道淡”即“淡性”。“拍马屁”中正是如此。“码脾”:与某人脾性连接,即指投合,谄媚奉迎。“拍”的情况较复杂。下面从有此词的不同方言一一做具体论证。各方言的“马、码”不是同音同调,就是同音异调,非常整齐,所以下文省言此点,只及“拍”、“屁”两个字的曲折。

《东莞》“拍”本身有相合的意思,如“拍硬档:紧密合作,紧密配合。”“拍档=夹档:(1)合伙儿。(2)合伙人。”“屁、脾”,同音异调。如此,拍马屁,实是“合码脾”的事理。

《海口》“拍”,本身义为“做”。“屁、脾”读音相差很大,但“屁、陪”同音异调。“做码陪:对某人做连接陪同。

《福州》“百”,不送气清声母;“拍(:做)”,送气清声母。“屁、鄙”同音异调。“脾”,不送气清声母广屁”,相应的送气声母。词的理据:多次与某人连接靠拢的脾性是可鄙的。

《上海》:“拍拍屁股:很轻松地丢开不管。”显然,“拍马屁”不会是如此字面意思。“拍、百”,是送气与否的区别,近音谐音。“屁”,送气清声母;“脾”,相应的浊声母。百码脾:百次投合脾性。“马”有两读,词中读音与“码”同音同调,而另音与“码”韵母不同。这充分说明是专门选择可谐音的一种读音。

《宁波》又说“马屁”、“马屁精=马屁鬼:骂擅拍马屁的人。”谐音完全同上。“码屁”:连接脾性。“码屁精”:对连接脾性精通。

《哈尔滨》“百、拍”,送气与否的区别。“屁、脾”,同音异调。

《苏州》“拍、百”,送气与否的区别。“脾、屁”,清浊声母之别。

《丹阳》“拍、百”;“脾、屁”,都是送气与否的区别。

《崇明》“拍、百”;“脾、屁”,都是清浊声母之别。

《金华》“拍、百”,送气与否的区别。“脾、屁”,清浊声母之别。

《杭州》无“拍马屁”,而有“马屁”、“马屁精”。“屁”送气清声母;脾,相应浊声母。

《娄底》“拍马屁=捧马屁。”“拍、巴(粘住义广,清浊声母之别。“屁、脾”,清浊声母之别。马屁也不可捧。“捧、帮”,送气与否的区别。该词典,“帮:形容词前缀,表示程度深。”如此,帮码脾:很紧连的投合脾性。或,“捧、傍”清浊声母之别,“依傍”与“连接”同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