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景瑜他们到站之后在附近转了一圈,然后跟一位穿着制服的大爷问路。
在这时候没有地图导航,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问路是必不可少的。
大爷摇头“什么,红阳出版社?没听过。”
他旁边的青年也摇头“我也不知道。”
红阳出版社这个地方知道的人不多,江景瑜就换了一种问法“那大爷,你知道木阳路怎么走吗?”
大爷这回点头了“你要去那啊,我知道,你顺着人流走出去,那里有个站点,你们坐1号车过去,坐到百货大楼,再坐3号车,有个站点叫木阳路口,应该就是那附近了。”
江景瑜谢过大爷,跟江景腾一起去等公交车,两个人边走边打量周边情况。
这也是江景腾第一次来这里,他之前跟着爷爷去海城没有在省城停留。
对比一下,还是海城的车站更大,人气也更旺盛一些。
两个人好不容易找到地方,时间已经十点十一点了。
看门的大爷看到他们两个,叫住这两个生面孔“两位小同志,你们找谁?”
江景瑜和江景腾把介绍信等给他查看“同志你好,我们是来出版社投稿的。”
大爷仔细的查看了他们的证件,点了点头“好,你们跟我来。”
出版社看上去其貌不扬,里面的空间却不小,看门大爷带着他们走到了一间办公室“小杨,有同志来投稿。”
在书桌上有一位戴着眼镜的斯文男子,听到声音从书案上抬起头来,他的桌面上堆了很多文件,江景瑜还看到了好几本眼熟的儿童读物,有小人书、故事合集,还有《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是六十年代初出版的,一出版就大受欢迎。
江景瑜脸上扬起笑容“杨同志你好,听说贵出版社面向社会征集优秀作品对吗,不知道对画稿有什么要求?”
杨编辑扶了下眼镜,脸上也露出笑来“我是出版社的编辑,也负责审查稿件,我们对好的作品是没有限制的,这位同志要是不嫌弃,我来看看你的作品?请放心,我们对待每一位同志的投稿都很认真,会经过几人的共同审查再作出决定,现在我其他同事出门了,稍后我也会给他们看的。”
江景瑜“杨同志这话让我惭愧了,那就麻烦杨同志了。”
她打开包裹,从里面拿出自己的稿件。
“我不清楚出版社想要什么类型,准备了两个,一个是面向儿童的寓言故事,一个是大人小孩都喜欢看的。”
杨编辑看到了第三份“这是?”
江景瑜“这一个我之前投稿,上了我们市里的报纸。”
杨编辑听到这话,接过作品的动作更慎重了几分。
他们不是不收稿,但是退稿的更多,眼前这个年轻的女同志有作品上了报纸,这就说明她的画工是过关的。
能出好作品的几率也更大。
他们出版社也想出版更多好作品。
他打开第一页,是愚公移山的故事,他被江景瑜的画风吸引了,简洁可爱,吸人眼球。
杨编辑心里暗暗点头,这是小孩子会喜欢的风格。
“我收下了,我们需要一段时间审查,到时候再通知你。”
江景瑜“不知道是怎么通知,我们是从别的地方过来的,可能没办法及时赶到。”
对这,杨编辑是司空见惯了“你留下地址,不论我们收不收,都会给你寄信。”
江景瑜“不知道大致多久能收到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