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有爱神,即希腊神话的厄络斯,罗马神话的丘比特。是带双翼的小孩,携弓箭在空中飞翔。谁中了他的金箭,就获得爱情;谁中了他的铅箭,就失去爱情。人完全仰仗天意,是被动的。中国文化中没有这种爱神,却有许多可获爱的奇物。如瑶草、相思豆,是人们熟知的。出人意料的是,在敦煌文献中有这样的内容:男女或夫妻间一方不爱另一方,有许多奇特而简易的非理性的方法,用众多普通物品就可获得对方的爱,可以称为敦煌求爱术。它们像巫术,有人从巫术阐释,格格不入而多失误。笔者把它们放在中国神秘文化的体系网络中,却环环入扣,处处亲合,不仅使神秘之难涣然冰释,而且看出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其间的传承、变化规律和可欣赏的趣味价值。又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奇术居然上承《易经》与汉代竹书,又下启传奇小说《定婚店》、《金瓶梅》、《聊斋》、鲁迅《祝福》中一些含很大神秘性民俗的由来、机制等,本文对这些求爱奇术的源流与机制作系统研究。而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深解。
这些求爱术集中载于伯二六一《攮女子婚人述秘法》,也散见于伯二六六六背《奇方》、伯二六六一《诸杂略得要抄子》等。下文引录凡未注出处者均见于伯二六一卷。按求爱所用的物品即载体,把众多的奇术可分为十组,详作讨论。文卷中的脱字以□号补出,误字后面以()作校改。
第一组,用头发。
“凡男子欲令妇爱,取女头发二十茎,烧作灰,以酒和灰服之,验。”
“五月五曰,以未嫁女子发二七物(枚),作绳系脚,必有时人爱敬。”(伯二六六一)用头发是因为头发代表人的心。
古代有以头发为载体的人伦即人性文化,尚未被揭明,此简叙。《荀子。非相》:“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有智辩,不在于四肢及全身无毛。但人仅头长毛发,这也与禽兽全身长毛不同。《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而人未必无兽心。……而禽兽未必无人心。”这是从人与兽形态的不同(手足分工,直立,仅头有发),说人与兽也应有不同之心,即“含齿”所谐音的“含耻”。但有的人无羞耻之心即仅披了一张人皮。也就是借头发趣言恶人心如兽,义兽却心如人。由仅头有发言与兽形之别,进而言与兽心之别,所以头发代表人心。丈夫服了妻子头发灰等于收服了她的心,获得她的爱。
还可以有另一种分析法,殊道同归。
女性头发的文雅说法叫“青丝”。而在古代爱情文化,“丝”谐音“私”、“思”,例证甚多,此不烦示例。则“青丝”谐音“情私”、“情思”,指爱心。
上引第二条文字苟简,未明白交代把头发绳系在谁的脚上和让谁爱谁。但此术所要达到的不是众人对美女的纯正童心之爱,而是某一人对某一女人占有**之爱。所以“时人”是“是人”或“斯人”之别写,指那未嫁女子。说的是:你只要能弄到所爱处女的十四根头发,作绳系在你的脚上,就可使她爱你。
第二组,用腋下毛、指甲。
“凡男子欲求妇人私通,以庚子日,取自右腋下毛,和指甲烧作灰,泥署自口。”
“凡欲令夫敬爱,取夫大母(拇)指甲,烧作灰,和酒服之,验。”
“凡欲令夫敬爱,妇人自取目下毛二七枚,烧作灰,和酒服之,验。”
按,腋下毛是对头发的故作变异。指甲是连类而及,不起作用,故意作掩饰,让人猜不到实际起作用的东西是头发。也就是起干扰作用的。第二条中以指甲代替毛发。“目下毛”又是“腋下毛”的讹误。“目下毛”勉强可指下睫毛。但女人以睫毛浓长为美。拔十四根几乎拔完,无操作性,非原意。
第一条中“泥署自□”句意不明,当是和泥后涂在房子某处,参见后文叙第六组。第二条中的酒是妻自饮,第三条中是让丈夫饮。
这些文字不由人想到晚唐作家李复言的著名传奇小说《定婚店》,即人所共知的月下老人用赤绳系两男女之足而天定婚姻故事。笔者由此可以对它深说两层认识。《定婚店》故事曲折,但所言的“定婚”,即月下老人“赤绳……以系夫妻之足”,当是受敦煌此条“(以发)作绳系脚”流传民间的影响而仿变。又,月下老人是怎么来的呢?应是从“系”的“约束”义而谐音。系而起作用,即系牢、约束牢,从把两人“约束牢”谐音而有“月下老人”的奇想。
在以前,人们赞叹李复言的异想天开的构思,现在知道原来是从群众的趣说学习的。第三组,用柳枝。
“凡欲令妇爱,取苦杨和目下毛,烧作灰,和酒自服,即得,验。”
无“苦杨”之名的树,应是“枯杨”的别写。这一奇法是从《易经。大过》生发的。“九二,枯杨生梯,老夫得其女妻。……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前者喻老夫娶少妇,后者喻老妇得嫁年轻贵人。王弼注:“梯,杨之秀也。以阳处阴,能过其本而救其弱者也。上无其应,心无持吝处过,以此无衰不济也。故能枯杨更生梯,老夫更得少妻,拯弱与衰,莫盛斯爻。”
这个解释极为牵强附会。枯杨再吐新枝,并非一定要长在阴处,而首先要地下有水分。老夫娶少妇更说不上是“救弱与衰”。少妇不衰,而一切女性皆弱。卦象本从生活取材,老少夫妇也有合谐而成美谈的。指一般中也有特殊。今麻将牌的花子之一,把一、二,三与七、八、九相配,趣名叫“老少夫(妇)”,类此。
从事理或文学都可以说无论什么花草树木都可以枯而再华,为何偏说杨树呢?这是更关键之处。原来在民间神秘而趣味文化中,以“柳”谐音“留”。《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即言留恋家而依依惜别。汉代折柳送别民俗长期相承。欲留而不得不别,借物象意。近代求雨民俗,戴柳条帽、挥柳枝,寓意使**留住。丧俗用柳作哭丧棒,也含留恋逝去的亲人。杨与柳同类。杨虽枯老,仍可留住嫩枝,故喻老少夫妇合谐。正是承此而趣说:服柳枝灰可使妇有留恋之心。所取的目(腋)下毛自然也是妻子的。
又“凡令夫爱,取赤杨足(枝),出夫脐处下着,即爱妇。”
按,“赤杨足”不成意,当是“赤杨枝”之误。言暗用红柳枝在丈夫脐下摩拭。
第四组,用桃枝、姓名、庚子日。
“凡欲妇人爱敬,子日取东南引桃枝,则(削)作木人,书名,安厕上,验。”
“凡欲妇人自来爱,取东南引桃枝,书女姓名,安厕上,立即得,验。”
“凡欲令女爱,以庚子日,书女姓名,方圆口口,无主,即得。”
“凡男欲求女妇私通,以庚子日,书女姓名,封腹,不经旬日,必得。”
按,在浅层上可说桃枝是柳枝的泛化,但在深层上又谐音“套”而指女阴和**。性文化中以“烂桃”指女人性关系乱,与“破鞋”的说法同。《金瓶梅》第72回:“你这破答子烂桃子,豆芽菜有甚正条捆儿也怎的?”又,“这等你饿眼见瓜皮,不管了好歹的,你收揽答下,原来是一个眼里火烂桃行货子。”以“桃花运”指非婚姻关系的**。《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也是他桃花运尽,合当变更,一年之后,生出一段事端来。”老舍《四世同堂》四四:“你苟着日本人,得了官儿,弄了钱,哼,你的女儿走桃花运。”
“削木人”是仿以木人作伤害巫术而成说。书写姓名是对名字崇拜的套用,常用在伤害巫术与禁鬼。把木人安厕所中也是对“以秽毒攻秽毒”说法的仿用。庚子日有两个机制。一是从议婚的合八字也叫“合庚”而言。在庚日行此事,犹如合庚。另一是谐音“耕子食”。民俗性隐语把**说成“牛耕田”。**与生殖相关,即“种子”。第一条文字中“子”前当脱“庚”字。第五组,用鞋底土。
“男子欲得妇人爱,取男子鞋底土,和酒与妇人饮,即相爱。”(伯二六六六背)
按:爱情民俗中往往以“鞋”取“谐和”义的谐音。“破鞋”的说法即指她破坏了与丈夫的爱情谐和。详见拙文《鞋与古今民俗》,载《文史知识》2001年第4期。此条以“男子鞋”趣说“与男子谐”。土即尘,又以“尘”谐音“成”。下两条的“土”同此。
第六组,用户下土。
“凡欲令夫爱,取户下泥户上方固(圆)五寸,即得夫畏敬。”
此条文意不畅,首先是“爱”与“畏敬”矛盾,可能是把不同的两条混误成一条了。即一条中前处是“畏”,后处是“畏敬”;另一条前处是“爱”,后处是“爱敬”。目的不同而方法相同。其次,文意当言:取户下土和泥,泥户上方圆五寸。那个怪字当是“圆”的误写。户下土即门坎下土,代表门坎。性隐语以门、窝指女阴。“坎”的古义即坑窝。“圆”指男女**团圆。门槛下的土泥到了门楣之上,如俗语所说把老婆顶在头上。所以可指爱老婆与怕老婆两种情况。
有趣的是,此条办法竟然与鲁迅《祝福》中捐门坎一说相似。祥林嫂被迫改嫁又再遭夫死。柳妈对她说:你死后,阴间的两个丈夫要争夺你。你可向庙中捐一条门坎以赎再嫁之罪。也是以门坎受庙中千人踏、万人跨来代表自己身体被两个男人跨。生前象征性受罚取代了死后的真受罚。由此可见,门下土的说法从唐代在民间隐隐流传而生变异。
第七组,用牛马足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