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拙文《柳州方言隐实示虚趣难词》专就用动物名作集中例说。谐音隐实示虚作为一种造词方法,自然不会限于用动物名作趣假,柳州方言中正有多量的词语中是用其他各种字作谐音趣假字。分为两类是为叙述和比较的方便,合为隐实示虚的同类,恰可看出这种造词方法的普遍性和生命力。本文专就用其他各种谐音趣假字作续说。有几个词,如:大谱母、罗汉竹、跷二郎腿、毛秀才、偷油婆,其中用了称人的字而成趣假。人是动物,又不同于一般动物,因本词典中这类词不多,所以归在本文中例说。
这类词的难点仍在于以假为趣,词典本应对此作针对性解说,本词典与各种方言词典,却往往回避了。这又明显地说明方言词汇研究还未注意到谐音造词方法的特殊性。
以下逐词辨说,体例与前篇文章相同。
1。直肠直肚:直性子。
“肠”由“畅”或“敞”谐音,“肚”由“吐”谐音。直言、畅言、敞言,同一事理。
71。打窕胯=打啷噹=打龙蹦=打啷杠=打**胯:光着屁股。《集韵》“窕:轻窕放肆也。”
这几个词的理据都极不明白,就在于用字各有隐曲。光屁股之意,有两种表述方式。一种,一丝不挂;另一种,露出男阴(此词不用于女)。“打啷噹”当由“打浪荡”谐音,本是隐言男阴摆动。“打龙蹦”所指相同。民间性隐语或以蛇言男阴,如柳州话“捉蛇:找男朋友”中。蛇,又变说为龙。蹦即跳动,与“浪荡”同指。词典在“龙蹦”二字下标同音代替号,不确。“打啷杠”当是从“打浪杠”讹变,“杠”指男阴,“浪”即浪荡。词典对“杠”加同音代替号误。“啷”用字不当才是同音代替。
“打**胯”当由“吊打胯”谐音而变序,即吊着的男阴甩荡着打胯。指男阴的“鸟”兼含在近音的“吊”中,却谐音变为**义的“**”,由隐而更彰。“打窕胯”则当由“一条不挂”与“打**胯”二者混合而又节缩,成为不伦不类的四不像。“条”讹为“窕”。“挂”为“胯”掩没。“窕”的正常释义与词无涉。《集韵》是以“窕”的组词来说“窕”的用法,而“放肆”是释“轻窕”的。应标点为:“窕,轻窕,放肆也。”窕,无轻窕或放肆义。
5。赤膊**胯:赤条条,一丝不挂。
“**”即如上条所分析,是“(鸟)吊胯”的再变。
7。斯文捞家:旧时在上层社会吃得开的江湖人物,赌术、骗术都很高,一般人看不出。
10。四等捞家:不带烟又不带火,专门抽人家烟的人。
“捞家”是得了个家,而与词义无关,是“佬”与“家”两个词尾的谐音。即由“斯文佬”与“斯文家‘四等佬”与“四等家”的缩合。但这是暗作中介的仿式,实际没有这四个词。“佬”含贬义,指人;“家”同于“行家”中。“四”谐音“是”,犹“凡”。烟与火,都等着用别人的。“等”是等待,却趣假为种类义。烟与火,仅两类,可证“四等”不是说四类。
14。米:“米花(机)”的略称,整死,搞死。
又米花(机):1爆米花的机械。爆好放开时,一声巨响如同放炮、放枪。2喻指枪毙。3泛指死。
即暗中从“嘣”的象声谐音“枪崩”。除此之外,另有一种事理。“米花”是“花生米”的变说,指子弹,有“吃花生米”的趣侃。而“机”谐隐“射击”。“花生米”是“化生眯”的谐音:把生即活化成眯眼而死。
16。地羊:食用的狗或狗肉。
以羊称狗,汉代已始。《后汉书。阴兴传》:“腊月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南朝梁《荆楚岁时记》:“以黄犬祭之,谓之黄羊。”《本草纲目》:“犬,齐人名地羊。”今天津、武汉方言同有此词。“黄羊”的“黄”,谐音“谎”,以假羊作戏称。“地羊”却由“抵羊”谐音作趣,可抵得上羊肉,或顶替羊。
20。挤油榨:儿童冬天取暖的游戏,两边的人向中间挤,挤出的人再从两端挤。
“油”是“游”的谐音,游玩;游离(被挤得游离出来)。“榨”是在上面挤压,不适此处,是“炸”的趣谐,指从中间挤出,如炸开了花。陕甘方言作“挤油渣”。渣,指挤出的人。山西忻州叫“挤牛床”,由“挤扭撞”变成。扭,指被挤的转身。又变说成“挤尿床”,当由“挤嬲撞”谐音。嬲,玩耍。太原直接叫“挤暖和”。
23。鸡肾皮=鸡肾衣:鸡肫的内皮。
又鸡菌=鸡肾:鸡肫。
292。损:1用沙、灰或肥皂等擦洗。
鸡肫中即有小沙石摩擦食物以助消化,俗或叫“化石胆”。按柳州方言当叫“鸡损”,同音异调谐音趣说成“鸡肾”。俗谚:“鸡儿不尿尿,各有各的道。”由此再作调侃:鸡因无尿,肾脏用为胃脏了,所以鸡肫叫鸡肾。“鸡菌”之名中“菌”字名实不符,当是“肫”字读音的趣味谐音。贵阳方言也叫“鸡菌子”,成都方言另造新字叫“腿肝儿”,武汉方言仍是平实的“鸡肫”。四处方言的读音相同。
36。糊辣汤:用骨头汤加肉末、墨鱼条儿、香菰、木耳等。掺水煮成糊,一般配油条作早点吃。各地糊辣汤都不直接搁辣椒,实际上糊而不辣。“辣”的本字当做“粝”,是粮食碾成粗粉或粗而不细的“錯”。《广韵》:“粝,粗粝。”卢达切。
汤中并没有“粝”,“辣”不是由它而来。“糊辣”是“胡拉”的谐音:把各种食类“胡拉”煮在一起,犹如“骨董羹”之名。苏轼《仇池笔记。盘游饭骨董羹》:“罗浮颖老取饮食杂烹之,名骨董羹。”范成大《素羹》:“毡芋凝酥敌少城,土薯割玉胜南京。合和二物归藜糁,新法侬家骨董羹。”明李东阳《谢邵地官汝学馈陶鼎次韵》:“茅柴火底春风软,骨薰羹中滋味长。”古名“骨董”,杂汇琐碎之物的意思。“骨”是记音字,柳州人落实为用骨头汤,从而别有风味。柳州话,古董縱杂:乱七八糟的东西。“縱”即应从俗作“拉”。
48。五福子:“百子”隐语,指腹、肚。
“福”由“腹”、“腑”谐音。肚腹中有五脏,所以说“五福子”。
59。八卦子:“百子”隐语,指背、脊背、背后。
又八卦(婆):泛称有神经质而爱管闲事的女人。
前一词从迷信说龟背有八卦图案而来,“八卦”是字面实义。后一词的“八卦”由“八挂”谐音,非字面义。即指什么事都扯上而管。
54。马卵牯=马卵石:鹅卵石。
183。小石枯:小石块。
“牯”指公牛;也指某些雄性动物,如“狗牯”即公狗。又如雷州方言中,猫牯、狗牯、羊牯、猪牯、牛牯。“牯”在柳州话中为什么会指称块状的石头呢?这是因为方言有用“公”表块状物的。例如下。
香港、广州,绿豆公:煮不烂的绿豆。饭公:饭团、饭疙瘩。东莞,泡公鱼:壁虎。泡、公,都指此虫体上的突起疙瘩。梅县、黎川,鼻公:鼻子。黎川,斗争公:胳膊肘。屑头公:膝盖。娄底、涟源,痂公:痂。节食公:喉结。娄底,脚臀公:脚后跟。鼻、肘、膝、痂、喉结,都是疙瘩状。
涟源,土砣公:土块。砣,也是块状。又,树疤公,树疖。丝纻公:蚕茧。梅县,沙头公:比沙粒大的小石子。
“公”可表疙瘩状,与柳州话“牯”表疙瘩状,便相同了。“牯”或字变音不变,成为“骨”。如长沙话,石头骨:小石头。窑砖头、窑砖骨:砖头。磨郎骨:卵石。木头骨:一段木头。拳头骨:拳头。字又变作“鼓”。于都,油石鼓:鹅卵石。南昌,鹅卵鼓子:鹅卵石。
也就是说,借助柳州方言,可使别的一些方言的疑难的“公”、“骨”、“鼓”可获解释。
75。大谱母=大谱子:大概的数;大致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