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哥,找我来有什么事情?”
不大一会,刘永胜的弟弟,刘家的账房刘永成进到了书房里面。原本他正在给那些供货商核对账单呢,听到了手下说刘永胜想要见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于是当下刘永胜把自己的想法与刘永成说了出来。
“大哥英明,据我所知,我以那边也没有什么生意值得做。而此次他们前往倭夷,肯定是为了这次的科举而去的。可掬的时候需要大量的纸张和笔墨,而我以那边的资源稀少,所以说他们很可能是去做这种生意的。”
原来,刘永胜刚才想到的就是这样,能在科举的时候赚钱的,也就是纸张与笔墨了。而且清国的这些东西都是比较便宜。虽然说不知道我以那边这些东西的价钱怎么样,但是据刘永胜所知,倭夷并不是很大,所以说这些东西的产量也是一般。在刘永胜看来,这些东西如果拿到了那边去,再加上科举,肯定会赚钱的。
“永成啊,你去准备一下,我们也派人到倭夷去,在这边买些纸笔到那边去卖,你准备点银子。”
见到弟弟也是同意他的想法,刘永胜就也想派人到倭夷去做生意。
这一次刘永胜可是下定了决心,上次南海他们因为人参的问题可是让刘永胜气愤不已,现在刘永胜心中还有一股压抑不住的怒火。
于是刘永胜想要报仇,可是现在连对方的老板是谁都打听不到,刘永胜也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这一次就不一样了,因为这一次不是在奉天城里面,而是远在一海之隔的倭夷那边。所以说如果能在那边把这个仇报了,还是能缓解一下刘永胜对南海背后商团仇恨的。
于是这一次刘永胜估计南海他们的商团到了倭夷肯定是为了那边这次的科举而做纸笔生意,于是刘永胜就打算顺其道之行,同样的做这样的生意,即便与南海他们的商团竞争。最好是把对方打压过,这是刘永胜最希望看到的事情。
“大哥,你准备这次带多少货物过去呢?”
按道理来说,在倭夷尽兴科举的时候做这种生意会很赚钱的,刘永成应该高兴才对。但是此时的他却是皱起了眉头,有些犯愁的对着刘永胜说道。
“既然去那边一次,就要做大生意。倭夷那边大概只有百万人,而参加考试的不超过两万人。一次考核每个人差不多要用去十张纸,去掉当地的那些纸张,我们就带十万张纸过去。为了使生意做成,所以我们带最好的宣纸过去。至于毛笔的话,就不用那么过了,有个五千就可以了。”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所以说刘永胜也不是忙不得去倭夷做生意,事先要考考的计算一番的。
纸张这个东西是个消耗品,所以说每一次考试都需要用到大量的纸张。虽然说倭夷那边的商人肯定有事先准备了大量的纸张,但是在刘永胜看来,倭夷那边的造纸技术肯定没有请过这边的好。
因为造纸技术是这边先发明出来的,经过了这么唱的时间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无论是在品质与产量方面都要远远的好于倭夷。
所以说,这边即便是最贵的纸肯定也会比我以那边的便宜,而且在质量上也一定会高于那边。而书生见到了这样的纸就一定会购买,所以说刘永胜想要准备大量的纸张。
但是毛笔就不同了,毕竟读书人都是自己有毛笔的。这个东西一支就可以用好久,所以说这边不用准备太多,多了就卖不出去了。
“大哥,十万张最好的纸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要五万两银子。我们现在刚刚还清了供货商的货款,所生的现银确实是不多了,恐怕一次拿不出这么多钱。”
刘永成犯愁的正是这一点,因为人参的关系,刘家已经花掉了几乎所有的现银,最后偿还供货商货款的还是卖低价人参得来的钱,现在整个刘家不要说是五万两,就是五千辆的白银都拿不出来。
不过刘家作为奉天城第一商团,不会这么点钱都没有的。只不过是这一次事情态度然,流动资金一下子全被掏空了。但是只要有一个月的时间,刘家下属的那些店铺把货物卖一卖的话,还是能够凑集很多资金的。
“这样把,你去找两间店铺,把他们抵押给钱庄,先换去一些银子。等这次的生意做成了,再把它们赎回来就好。”
既然下定了决心就要去做,所以现在刘永胜不惜把店铺都抵押出去。刘永胜相信,如果这次的生意做成了,很可能就会有两三倍的利润。到时候不但能够把店铺数回来,而且还能够不缠一下因为人参生意而亏损的那些银子。
“这个……好,眼下丝绸店和城东的那家酒楼的生意不怎么好,就先把这两家抵押出去,相信能有五万两银子。”
本来刘永成还想说什么的,但是他知道刘永胜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就很难更改了。所以说即便是刘永成想要劝他的大哥也是没用的。
在刘永成看来,这次的生意绝对不可能像刘永胜想象的那么顺利。既然对方能够用这么低的价钱卖到了人参,那就说明对方绝对是很jing明的生意人。所以说这次倭夷那边的生意一定很难做,搞不好还会赔钱。而刘永胜绝对是因为人参的事情而气红了眼睛,所以这一次没有考虑好就下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