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带着绳子走访了城西很多家文具店,结果得知,这牌子的绳子早已经停产了,最后一批两三年前就断货了。
这个消息让赵铁民颇感震惊,这意味着绳子是凶手两三年前就买好了,难道他在三年前第一次犯罪之初,就打算犯下这一连环命案吗?
赵铁民顿时感觉有些不寒而栗。
他检查了很多遍绳子,绳子非常新,肯定是凶手买来的,而不是从垃圾堆里捡到别人丢弃的。他翻阅前四次的卷宗,从照片里仔细观察每次犯罪所用的凶器绳子,发现绳子都很新,但彼此之间有差别,说明不是同个厂家生产的绳子。这表明凶手应该不是去同一家文具店一口气买很多根绳子,而是这家店买一根,另一家店买一根,如此购买,根本不会引起任何人的记忆。可见凶手行事之缜密。
绳子是凶手几年前买的,追查凶器来源也成了不可能。
现在还能怎么往下查?
赵铁民笔直地躺在办公椅里,仰头瞪着天花板。命案发生才第三天,警方调查的方向几乎就被堵死了。难道都第五次犯罪了,还抓不住他吗?
难道只能再靠大海捞针般登记附近居民指纹,再逐一比对?
这时,陈法医走进办公室,手里拿着一份文件,道:&ldo;省厅的笔记鉴定专家核对过地上的&lso;本地人&rso;三个字了。&rdo;
赵铁民顿时立直身体,道:&ldo;什么结果?&rdo;
陈法医摊了下手:&ldo;无法确定是否是孙红运本人的笔迹。&rdo;
&ldo;为什么?&rdo;
&ldo;本来孙红运写过的字就很少,在他家里找来找去,只找到几张收货单上有他写的几十个字,拿给省厅笔迹专家后,专家说地面刻的字和收货单上的字显然不是同一种字体,不过这也不能判断&lso;本地人&rso;三个字不是孙红运写的,因为他在危急情况下,根本看不见自己写的字,他一边在挣扎,一边凭感觉在地上划,换成任何一个人这么做,划在地上的字显然和平时正常写的完全不同。&rdo;
赵铁民无奈抿抿嘴,道:&ldo;那留在绿化带里的脚印,能确认是孙红运本人的,还是凶手穿上孙红运鞋子留下的?&rdo;
&ldo;这次的脚印情况较复杂,我们自己这边这方面的鉴定工作做不了,已经联系了浙大的力学课题组,请他们帮忙通过实验确定。&rdo;
赵铁民点点头,道:&ldo;好,那就等学校那边的消息。&rdo;
陈法医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ldo;我听小杨说,另外几块常规的侦查工作都遇到了些麻烦?&rdo;
赵铁民吐口气,岂止遇到麻烦,几乎完全没查到任何线索。
他思索片刻,道:&ldo;还有个突破口,抓到那个变态佬或许有新线索。明天我重新安排一下人手,早点把变态佬抓了再说。&rdo;
21
日头逐渐西沉,面馆门外这条街,骆闻斜挂着他的挎包,不急不慢地踱步向前。
来到面馆前,他稍作停留,驻足看了眼里面。
此刻,郭羽正在靠里一张桌子上吃面,朱慧如在收银台边上打杂,两人也同时看到了他,都停下手中的动作,脸上露出了一丝紧张。
骆闻避开他们的视线,又看了眼街上周边,随后佯装不经意地走进店里,却没有坐郭羽的那张桌子,而是坐到了一张空桌上,抬头望着墙上的菜单。
朱慧如连忙走到他身旁,道:&ldo;要吃点什么?&rdo;接着又低声道,&ldo;怎么……怎么不坐他那桌,他说要跟您说情况。&rdo;
听到郭羽要跟自己说情况,骆闻丝毫不紧张,他深信现场处理已经完全把警方骗过去了,如果真有情况,郭羽现在应该在公安局,而不是好端端地坐着吃面。
&ldo;嗯……我看看,番茄鸡蛋面?哦,番茄鸡蛋面最近吃了好多了,等等,我再想想‐‐&rdo;骆闻同样压低声音道,&ldo;有空桌不坐,挤到他旁边不自然。&rdo;他又放开声音道:&ldo;那就牛肉盖浇面吧。&rdo;
&ldo;哦。&rdo;朱慧如应了声,正要转身走。
骆闻低声道:&ldo;你想个办法呗。&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