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茶。
在我们贵州并不少见,但是能把小麦茶做得好喝还是要点技术。
我仰头喝了一口咽下。
瞬间觉得口中很是醇甜。
“怎么样?”
王浩也喝一口,问我。
“还不错。你觉得呢?”
“我是觉得还可以。就是不知道这个渎鱼怎么样。”
“这个就得他抬上来尝了才知道了,不过能想象是什么样子的。你说会不会就像呛黄瓜那样?”
“有可能。”他说:“生意还挺不错,来的人不少。”
我也发现这个问题,从我们走进来陆陆续续就进来了好多人,分布在店里的各个角落。
他们的服务员都快忙得冒烟儿了。
于是我就有点好奇。
盯着桌子上的沙漏发出心理的疑问:“你说……现在店里这么多人,每一桌都能在这个时间准时端上来吗?不会吧?要真能这样的话他们后厨的办事效率也太高了。”
王浩也环顾四周。
现在的人更多了,几乎快要满座。
“这个不好说,一会儿看情况呗。要是稍微吃一点儿大家也不会说什么。”
“这个鱼会不会是他刚开始就准备好的?”
“不会。”
“你怎么这么觉得?”
“刚刚看到他们在那边捞鱼了。”他眼神暗示我看一个方向,那边有一个超大的鱼缸,鱼也进行分类过。
我们看过去时正好有人在那边捞鱼。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鱼缸里面的鱼体积好像都差不多。
分别对应各个小程序和平台上给出来的团购价那个斤数范围。
“他们这个鱼怎么这么均匀?”我又有想法了。
“一般这种店都是有专门的供货商,他们会去想办法,不然难道像我们在农村的时候那样想吃鱼去河里捞?至于大小就看自己的运气这样了?”
我点头。
他说的也是。
反正术业有专攻。专门的供货商会去想办法,反正现在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天然,尤其是城里这些。
最近保姆阿姨种了两块土。
我和王浩提到这个事儿。
“她种了什么?”
“有一个小白菜,还有玉米。”
“玉米?”
“嗯。她还问我说有没有特别想种来吃的菜,当时我就觉得种玉米还行,一个是季节刚好能对得上,另外一个是咱们家里的人都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