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万岁爷,您现在还不懂男女之事,奴才恐怕到时候您就不会嫌后宫的妃子多了,只怕还得让奴才在外头给您找呢!”
“反正我不会要那么多的妃子,整天叽叽喳喳的烦死人了。兀里虎,你怎的傻看着一声不吭?”
“我……”兀里虎的确一直没说话,自打他一进这紫禁城,只见宫墙巍峨,殿角森严,一色黄瓦,画栋飞檐,把个兀里虎看得头昏眼花,晕头转向找不着北了!
“奴才,奴才的两只眼睛都看不过来了,到现在还转向呢。”
吴良辅一直在打量着这个唇红齿白的小太监,见他老实乖巧人又生得俊俏,不由得便喜欢上了他,正暗自琢磨着要把这个小太监弄到自己的身边伺候自己呢。
“依你看,这紫禁城比盛京的皇宫怎样?”
“奴才觉得,它们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就好比说,紫禁城是王爷住的,而那盛京城只是个乡官住的,土里土气的。”
“哈!真有你的。兀里虎,朕听说你为了进盛京的皇宫才自个儿净了身,这会儿又说起盛京的坏话来了,赶明个儿还得把你送回盛京去。”福临笑着逗着兀里虎。这个十几岁的小太监面色通红,慌忙恳求道:“奴才净身就是为了伺候皇上,皇上到哪儿奴才就跟到哪儿,无怨无悔。皇上可千万别赶奴才走呀?”
“难道说你想伺候皇上就能伺候我吗?这紫禁城里大大小小的太监成千上百的,哪里轮得到你?”吴良辅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这,这可怎么办呢?”
“干脆,吴良辅,你就收兀里虎做徒弟吧。日后咱们主仆就可以在一起玩儿了。”
兀里虎这回可不再犯傻了,他“陋”地一声给吴良辅跪下了,眼巴巴地瞅着他:“吴,吴公公,您就收下徒儿吧。”
“嘿,真是得来不全费功夫!”吴良辅心里美滋滋的,熬到这个份儿上,他总算在宫里出人头地了,白天伺候皇上,夜晚还有小太监伺候自己,自己倒是不吃亏了!可是吴良辅的脸上却没有笑容,板着脸说:“起来吧!既是万岁爷开了金口,我就收了你吧,至于这宫里的规矩有空再教你吧。”
“谢万岁爷!奴才晚上就写一封家信托人捎回去,让额娘她们也高兴高兴。”
游罢了东西六宫,福临打了个哈欠有了些倦意。东西六宫,各有宫墙、宫门,自成一体。建筑上也各有千秋,其中的陈设布置更是各不相同,极其奢侈豪华。宫里年纪稍长一些的宫女都被遣出了宫,剩下来的太监也是些年轻健康的,腿脚利索和手脚勤快的。
清代入关之前没有宦官制度。早在天命六年时,太祖努尔哈赤就曾告谕诸贝勒:“凡尔请贝勒家,所蓄奴厮宜乘幼时官之,则其父母可因其子而获富贵。不然,奴厮既长,往往与府中妇女私通,事党必死,则姑息之爱,适以害之也。”要求诸贝勒对那些服侍女眷的男性家奴从小阉割生殖器,免得长大招惹是非。被阉者虽为太监性质,但因当时受害人数不多,故尚未形成阶层,也就没有相应的管理太监的机构和制度。
清廷入关后迁都北京,承袭故明宫廷旧制,沿用宦官,归内务府管辖,但对明朝遗留下来的为数几千名之众的宦官感到人数太庞杂,于是便下令裁减。此令一出,昔日在宫里威风凛凛的大小太监脸上全变了颜色,有的当场就晕过去了,更多的是捶胸顿足号啕大哭:“唉呀,这叫我们怎么活呀!天那!”
“还得请摄政王开恩,赏奴才们一条活路呀!”“出了宫,还怎么有脸见人哟!”
“梁园虽好,亦非久恋之地”。在一片哭天抢地的哭泣之后,一些年老的、力衰的、脚腿不利索的太监各自卷起了铺盖。据说,那些日子,在夜深人静之时,紫禁城外的筒子河也常常有一声声尖利的惨叫:“救命哪,救命哪!”有的太监出了神武门,觉得无路可走,一时心窄,便一头扎进了护城河里,像吴良辅这样,不仅没被裁汰,反而吉星高照的太监实在是为数不多。
幼主福临闲来无事,整日与几个随侍太监一起在后宫东走走西逛逛,逗蛐蛐儿,捉迷藏,很是逍遥自在,可文武百官们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一日,大学士冯铨和洪承畴又上殿奏清摄政王多尔衮为顺治帝延师讲学开设经筵,二人奏道:“上古帝王,无不懋修君德,首重经筵,以修德勤学为首务,故金世宗、元世祖皆博综典籍,勤于文学,至今犹被后人称颂不衰。今幼主顺治承太祖、太宗之大统,聪明天纵,前代未有,正宜及时典学。今皇上满书俱已熟习,但帝王修身养性治国之道尽备之于旧书五经,一日之间,万机待理,必须习汉文晓汉语,方能上意得达,而不情另通。伏祈择端雅儒臣,日择进大学衍义及尚书典漠数条,朝文进讲,则圣德日进,而治化亦光矣。”
叔父摄政王多尔衮最烦心的就是让福临接受教育的事了。前几日已经有大臣提出了此事,现在再找借口欲以回绝似乎说不过去了。福临已经七岁,完全需要也应该上学听讲受教育了,现在身为多尔衮心腹的大学士冯铨和洪承畴又为此事专奏,真令他左右为难。多尔衮皱着眉头,气恼地盯着冯洪二人,在心里责骂他二人不识好歹。半晌,他才说道:“好哇,为幼主请开经筵,礼阙,是有益于大清新政的大好事嘛,只是,此事须得慎之又慎。眼下,我大清尚未统一天下,西北有闯贼几十万大军的骚扰,东南还有南明小朝廷上百万大军虎视眈眈。依本王之见,当务之急是先稳固大清的江山!事实证明,我大清马上得天下,也能马上治天下!至于为幼主延师讲学之事,以后再谈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