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韦孝宽单纯定性为一个名将的话,那你就小看了韦孝宽,韦孝宽不仅是个名将,他还是个谋略家,他不仅能在战场上杀人,还能用谋略杀人。
韦孝宽和斛律光,可以称得上是老相识,相识的方式有点特别——打仗。
很显然,要想在战场上彻底击溃百战百胜的斛律光,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韦孝宽便使出了这一招反间计。
韦孝宽借祖珽之手,借高纬之手,成功地除掉了了北齐第一名将斛律光,除掉了对北周最大的威胁。而祖珽和高纬可能至死都不会知道,他们只是被人利用的工具。
杀死斛律光的,不是高纬,也不是祖珽,真正的幕后黑手是韦孝宽。
这招反间计高明吗?其实,并不高明。但是,如果面对高纬这样的人来说,这种计策已经绰绰有余了。就像皇太极对崇祯使出离间计,杀袁崇焕一样,不需要多高明的计策,只需要这条计策能够击中对方的软肋,击中对方那颗锐的神经,怕什么你就给他来什么,这就完全足够了。高纬和崇祯虽然差别很大,但是有一点,他俩都属于神经过敏的人,他俩都有一根脆弱而锐的神经。
周齐决战入主邺城
31、伐齐的时机到了
面对北齐君臣上演的自相残杀的好戏,宇文邕和韦孝宽无疑是最忠实的观众,宇文邕全程欣赏了高纬君臣的华丽表演,就只差奉上鲜花了。
然而,高纬此时根本浑然不觉他有这样的好观众,当然,他也没空知道,因为高纬是一个极其执着而敬业的好演员,在昏君的角色上,他将付出全部精力,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高纬的梦想是,做一个前无古人的昏君,做一个真正的影帝,宇文邕也有梦想,他的梦想是统一大业。
宇文邕虽然没有像马丁·路德·金一样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精彩演讲,但是,宇文邕大刀阔斧的改革,却是另一种无声的演讲和宣誓。
宇文邕的矛头毫无疑问的指向了北齐,指向了高纬。
其实,在此前不久,宇文邕就曾经征询过一位大臣的意见,此人叫做于翼。
于翼,八柱国于谨之子,也是宇文邕的姐夫(娶了宇文邕的姐姐平原公主),在宇文护掌权之时,于翼就和宇文邕有着密切的联系,后来宇文护被诛杀后,宇文邕当即任命于翼取代宇文护儿子的职位,镇守山西蒲州,但却被于翼推辞掉了。
而就是在宇文邕亲政之后,宇文邕不断的在周齐边境上增加兵力,眼尖的于翼很快洞察到了宇文邕的用意,他知道宇文邕这是想对北齐用兵了。
于翼对宇文邕说:“在战场交兵,只会白白消耗兵力,对于大局并无益处,这并非上策,不如撤去边防上的军部部署,两国修好,这样可以使对方松懈,我们可以静观其变,趁其不备,出其不意,这才是上上之策。”
于翼的这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让宇文邕瞬间醒悟,宇文邕即刻听从了于翼,撤掉了边境上的兵力部署。
然而斛律光被杀后,宇文邕瞬间看到了时机的到来,出于谨慎,宇文邕又征求了一位大臣的意见,此人叫做伊娄谦。
宇文邕召见了伊娄谦,从容地说:“现在国家一点点强盛起来了,我想对外用兵,你认为应该先拿谁开刀?”
伊娄谦毫无犹豫地回答说:“齐国”。
伊娄谦的回答,正中宇文邕下怀,宇文邕又问:“为何?”
伊娄谦回答说:“齐国的皇帝整日沉溺酒色,他们的名将斛律光也死在了谗言之下,上下离心离德,百姓慑于爆政,只能道路以目,讨伐这样的国家简直轻而易举。”
听罢,高坐在龙座上的宇文邕哈哈大笑,笑声传遍了整个宫殿。
看来,这是天意,既然大家的意见都是伐齐,那就这么定了。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伐齐的时机终于到了。
这时候,韦孝宽突然站了出来,为宇文邕提出了三条计策。
第一、陈朝可以一举攻占北齐的江淮之地,说明北齐已经腐朽不堪,只需号召全国兵力,分道进攻,联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鼓作气,北齐必灭。
第二、联络陈朝,孤立北齐,同时,借助陈朝的兵力夹击北齐,让北齐的兵力分散,且战且退,坚壁清野,让北齐疲于奔命,北齐的灭亡指日可待。
第三、和北齐订立盟约,重新修好,从而麻痹敌人,让敌人继续内耗,而我们则养精蓄锐,伺机而动,最终可以轻易地兼并北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