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愧各位!”蓝春看了看全场的士子,每一个人都存在对明天的向往。
他们也就去年下半年来的时候,跟着大儒们在学习科举所考的,今年上半年到现在,都在研究课题。
蓝春自然看在眼里,阳光大棚里的作物产量越来越好,养殖基地六畜愈发兴旺,研究室改进出的复合弓,都是努力成果。
蓝春争取将考场设在宝华山,就是想让更多人考过去,实现鲤鱼跃龙门,成为管理阶级一份子,对以后蓝春推广的革新也有好的影响。
可自然有人不愿意,还是那句话,一个萝卜一个坑,新人培养好,那些旧人就可以被取代了。
科举选官制,最大程度的冲击了官场,然而由于人才的急缺,朱元璋其实是先采取了荐举制度,并同时筹划恢复科举制度。
朱元璋建立明朝,有很多能人志士发挥了才能,立下汗马功劳。这些人中很多都是通过荐举选拔出来的。比如号称“浙东四贤”的青田刘基、龙泉章溢、丽水叶琛、金华宋濂,再如谋士范祖干、叶仪、许元、叶瓒玉、胡翰等人,皆是来源于荐举提拔。
在洪武三年,朱元璋宣布重新开科,他满怀希望,希望科举考试可以帮助国家解决人才问题,可以帮助他选拔他所认可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在三年内,通过科举取士的人才并没有使朱元璋满意。他认为选取的人虽有一定的学识,但是缺乏管理地方的能力,这没有达到他的期望,与他的期望有较大的差距,不免使得朱元璋有所失望。
新王朝与旧王朝更替,政局动荡,国家尚未统一,在东南等地区的地主阶级,势力庞大,甚至可以威胁到当地政府的统治。这些地主阶级有钱有势,自然希望实行荐举世袭制度,对科举制度极度排斥。建国初期,根基未稳,倘若强行推行科举制度,必定会令当地地主不满,有可能导致当地混乱的局面。
停止科举后的十年,逐渐形成了一种抱团的集体——门阀!东汉的累世公卿,经学世家等豪强世族,魏晋时期有特殊地位的地主阶层是门阀的前身。
这群旧贵族和大地主逐渐封锁人才制度,控制中低层上升渠道,不只是威胁君主地位,也使阶级矛盾更为冲突,中低层没有能在政治中心说上话的,将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
朱元璋是一个有着清晰头脑的君主,他识大局,懂得在必要时选择妥协退让,在明朝初期与其他的各方势力和贵族让步,具有很强的忍耐力!
他善于变通,在看到科举制度暂时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时,果断暂停科举制度,转换为荐举制度,在时局稳定下来之后又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并且颁布科举的基本规则!
而蓝春就是要将这一潭死水搅浑!现在的勋贵集团往上数两代都是土地里刨食,自然也是支持蓝春的,同时蓝春也想私带夹货,塞点人进去。
秋风扫落叶,吹不尽每个人的思绪。
蓝春说的事有些学子听闻过,蓝院长申请要将大学设立成考场,没想到是真的,这虽然匪夷所思,但很是符合他们的利益。
再加上他们对大学的贡献,这会将难度大大下降,毕竟大学是国子监的直属单位,可已经成定局。
“各位,事情虽然如此定下了,可知君志不小,必一举凌鸿鹄!愿祝君如此山水,滔滔岌岌风云起!”蓝春双手作揖,向学子们,也向自己。
“谢过小先生。”
“谢过蓝院长。”
他们自发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