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趴在桌上闭上眼,听着广播里伴随着轻柔的音乐,一个很好听的男声正在读北岛的《波兰来客》。
“那时她有很多梦,关于文学,关于事业,关于理想
那时她时常在午夜惊醒,
因为有很多梦未圆
因为对现状的不甘
因为对明天还会有期待
因为相信自己会是一个奇迹!”
听到这里,她看着压在胳膊下的物理习题册,黑色的解答,红色的订正,还有题目旁蓝色的标注,她又想起周末她拿着糟糕的物理测试卷回家对着妈妈大哭“我不要学理科了,物理好难。”
妈妈没有安慰她,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学不下去算了,现在转文科还来得及。”
果然妈妈是最了解女儿的人,激将法对她一向有用。
当初吵着学理科的是她,自信满满地对劝她选择文科的老班说她理科不会差的人也是她,现在才刚分科,怎么能就这么放弃了。
嗯,夏微雨,你不可以这样就放弃了。她在心里对自己说,然后重新拿起笔伴着广播里的读书声继续做题。
如果说一开始利用午间休息时间是为了提高物理成绩,那么让她坚持下来的除了提高成绩的决心外还有就是这几日的广播站的午间朗读。
她很喜欢广播里这个男孩子的声音,不仅如此他读的诗、推荐的书和电影都很符合她的喜好,甚至在朗读后抒发的见解和她都出奇的一致。
一次午间阅读,他配合红楼梦的选段读了一篇自己发表在校刊上的文章,写的是红楼里的小丫鬟麝月。当初夏微雨在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由于高考的名著范围包括了红楼梦,所以这学期的阅读课老师加了红楼的阅读任务,甚至还在每堂语文课前拨出5分钟,由一个同学上台简述红楼的其中一个章节。
读了红楼,班上的同学自动分成了黛玉派和宝钗派,相比起愁怨的林妹妹和心机宝钗,她更喜欢温婉普通些的女孩子。晴雯撕扇时,麝月的一句‘造孽’让她眼前一亮。就如同他在文章里写的,麝月本分,在秋纹碧痕出去玩时仍记着屋里还需人伺候,晴雯撕了名扇,她看不下去了,也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校刊上的文章没有署名,是标了文学社的标。今天他读到自己的文章,她才发现他和她原来有这么多共同点。
有他的朗读声相伴好像做物理题也不是那么枯燥了,空荡荡的教学楼也因为他的声音让她显得不那么孤独。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的物理成绩逐渐有了提升。
期末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后,老师在让她在班上交流学习经验,她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多刷刷题。”而这一句话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虽然成绩提高了,她仍然坚持在午休时间在教室里做题,只是她现在有更多的时间去听听那个午间朗读。
广播站的午休朗读进行将近一学期,除了她以外开始有更多人关注这个栏目。
也许是因为午休时段没有老师,同学也大部分都在宿舍区,开始有人往广播站投稿。
稿件也多为青春少男少女们懵懂的爱恋,稿件被隐去了姓名,没有简单直接的表白,有的只是暗恋的苦涩滋味或者是恋爱的淡淡酸臭。
昨天是寻找小卖部背着浅蓝书包的女孩,今天是论恋爱里女孩为什么总是阴晴不定,也许明天广播站就会有人点播分手快乐。
夏微雨跟风开始给广播站写信,内容多为前一日她对他推荐的书或电影的观后感,偶尔也会抒发一些自己的小情绪,但是这类信件她都在会在信的开始写上希望不要读出来。
她买了各式各样漂亮的信纸,分享开心的事的时候就用带着粉色泡泡的信纸,因为书中情节哭得死去活来的时候要用灰黑条纹的信纸,吐槽身边小事的时候要用带着卡通图案的信纸。
对她来说这个广播站的信箱似乎更像是树洞,渐渐的树洞开始有了回应。
她发现广播里的人会在说完推荐后,不是用读信的方式来读她写的信,而是像和朋友对话一样加上他的理解去读她的观后感,他甚至会结合她前一天所写的小事来决定第二天的推荐。
夏微雨说读了很多书想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他读了三毛《撒哈拉的故事》选段,她说最近事情很多扰得人心烦,他就推荐了法国电影《请你闭嘴》。
这个午间朗读开始变成了她和他的小秘密,是他和她用别人不懂的语言交流的小平台。她听着他的声音开始想象,坐在广播站里的人会是什么模样。
有人曾说‘青春是一场兵荒马乱的暗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