榻上,乔行砚此刻眉头皱起紧闭双目,唇色发白微微颤抖,额角同颈侧也都可见细密的冷汗,被其父置于榻上之后便始终反手拽紧身下的软垫,企图发力让自己保持清醒。
那羽箭不偏不倚地射进他的左侧胸口,此刻每呼吸一下都能感觉到胸前的刺痛,仿佛在不断告诉他命悬一线是何等滋味。
乔行砚咬牙想要屏住呼吸,却发觉事后喘息带来的起伏更令他痛苦,他几乎要痛得晕厥。耳边父母亲眷的呼唤也仿佛不能入耳,仅随意在周遭飘过便不见踪影,他快要失去自我意识了。
裴归渡很快便同宋云一起搀扶着乔瑄来到了寝屋,结果这一进屋就嗅到了浓重的血腥味,他看着榻上的人皱了眉。
林秋娘哭着伏在榻前想要握幼子的手,可后者却只是痛得拽紧了身下垫着的软垫,紧闭双目喘息着不做回应。
乔怀衷站在一旁不断催促着仆从去叫大夫,并吩咐侍卫缉拿那刺客,面上的焦灼掩盖不住分毫,见他来了这才诧异地看向乔瑄。
乔瑄蹙眉看着榻上的胞弟,沉声道:“宋校尉略懂医术,大夫大抵没有这么快到,是以孩儿先将二人请来了。”
乔怀衷闻言沉思片刻,最后只妥协道:“劳烦裴将军与宋校尉了。”
“无妨。”宋云道,走上前去看乔行砚的伤势。
宋云行至榻前,蹲下仔细查看伤口,片刻后转身看向裴归渡,正色道:“这箭是往死里射的,只两指距离怕是就会直穿小公子的心脉,届时怕是药石难医,当场毙命。”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唯裴归渡一人攥紧了拳后冷声道:“所以现在是什么情况?”
“小公子的伤口极深,且又靠近心脉,直接拔出恐牵扯到周遭命脉,亦可能伤及附近的骨肉。”宋云蹙眉道,“如今只能试着将中箭部分旁边的皮肉慢慢剖开,再用细小的刀柄将箭镞给生生挖出来。”
林秋娘听完几乎是立马晕了过去,乔怀衷慌忙间扶住夫人,又派了人将其扶回房中,沉思片刻后道:“那就有劳宋校尉了。”
可宋云闻言只是摇摇头,蹙眉遗憾道:“我虽懂些医术,可这剖肉取箭簇的事情却是从未做过,这事恐怕得由裴将军亲自动手。”
乔怀衷望向未说话的裴归渡。
而后者则是疑惑地看向宋云,宋云又道:“裴将军在战场上遇到过许多这样的情况,是以由他来替小公子拔箭最稳妥不过。”
乔怀衷转而朝裴归渡躬身作揖,带着颤抖的声音说道:“有劳裴将军,小儿的命,就拜托将军了,乔某来日必当结草衔环,厚礼以报。”
裴归渡抬手将对方扶正,沉声道:“我自当竭尽全力,只是还望乔大人叫人准备好铰刀、小的匕首、烛火、纱布、干净的绣帕、水以及酒,准备齐全后我便为小公子拔箭。”
闻言乔怀衷立马派人去将东西取了来,东西取来后裴归渡又以人多不便为由将旁人都遣了去,只留在屋外守候,是以此刻屋内只有他、宋云以及中箭的乔行砚。
门关后,裴归渡几乎是立马跪坐到了乔行砚榻前,他紧握住对方的手,声音近乎在颤抖,只强压着语气将声音放低,温和问道:“临舟,临舟你听得见吗,是我,我是裴敬淮。”
乔行砚强行睁开眼看他一瞬,随后什么都没说就又因那猛地呼吸而牵扯到了胸口处的箭,疼得再次紧闭双眼,与此同时手上发力握紧了裴归渡的手。
裴归渡也不管手中的力如何疼,只安抚似的抽出自己的手,道:“临舟,我现在要为你拔箭了,可能会有些疼,你先忍着些。”
片刻后,他看到乔行砚艰难地点了点头,额间全是细密的冷汗。
裴归渡将干净的绣帕塞进他嘴里,以防对方在难掩疼痛间咬到自己的舌头,随后拿着匕首和铰刀开始小心翼翼地为他处理表面的伤口。
将衣裳撕开后,那沾着血肉的伤口显得更加触目惊心,伤口边缘更是可见皮肉。
裴归渡将匕首刺进伤口处,榻上的乔行砚立马受痛一动,咬紧了牙关强行让自己身子绷着。
“摁住他。”裴归渡厉声道。
宋云随即上前摁住因疼痛不断下意识挣扎的小公子。
挖肉取箭簇的动作远比想象中的还要困难还要久,裴归渡亲眼看着乔行砚疼晕数次又疼醒数次,期间无数次都觉手中发麻,额间同乔行砚一样冒起冷汗。
不知过了多久,亦不知门外之人候了多久,直至铁盆间传来一声清脆的响声,那箭簇才终于从小公子体内被取出。
裴归渡手上还是没有一丝停顿,连忙又给小公子的伤口消毒包扎,全部处理好后又就着自己的衣袖替对方拭去额头和颈间的汗,而这位榻上的小公子此刻已然被疼得彻底昏了过去。
宋云将最后一点沾了血的纱布扔进同样满是鲜血的盆中,目睹全程的他叹了口气:“今日之事属实蹊跷,怕是冲着乔氏来的,你在此逗留太久,终归不是一件好事。”
裴归渡全当没听见,只握着对方的手将其牢牢抓在自己掌心,又看着对方因疼痛而发白的脸,眼下那颗痣本该多美,此刻怎的竟这般可怜脆弱。
“今日本该是他的冠礼。”裴归渡忽而道。
宋云知晓对方不会说出什么好的后话。
“回府吧。”裴归渡转而道。
“什么?”宋云本以为对方会想留下来陪他,是以此刻语气中带些诧异。
裴归渡没有理会他的反应,只是淡淡说道:“今日之事必须查清,我只要活的,就算将整个京都城翻过来,也要将那人找到。”
宋云知晓自己劝不动,也只能随着他去,毕竟能忍到如今这个地步,已经是他意料之外了,他本以为裴归渡会在乔行砚倒下去的那一刻冲出去,但他并没有。
乔家小公子于冠礼之上被刺杀,现今生死不明,当日各世家公子都在场,次日此事便自整个京都城传开,最后传到了皇帝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