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当面稳定了以后,张氏有点坐不住了,虽说现在也在教数学,但总觉得开小超市成了自己的执念。
于是就和八月商量,能不能说服王老太太到县城去买个铺子,也不卖别的,就卖一些农家的产出和一些生活用品。
主要现在郑家人也多,货进回来即使卖不了,自家消耗也行,都不算浪费。
至于铺子,如果买来自家做不起来的话,也可以租出去,反正不会亏的。
八月觉着也行,反正现在自家大堂哥还在饭店里跑堂呢,不如干脆自家开一个铺子当掌柜。
八月斟酌着用词和王老太太说了以后,王老太太是有些意动的,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但大孙子还在外面打工,总也见不着面。
这要是能回来做自家的生意,那以后最起码时间上来说能自由一些,而且也该说亲了,自己当掌柜和在外面做跑堂说亲的档次又是不一样。
多方考虑之后,王老太太同意了,因为最近家里银子还可以,有五六百两了,所以老太太提出来还要买些地。
这个八月倒是没有意见,毕竟地是农民的根本,也是他们的底气,而且现在家里这么多人,现有的地确实不够,有时候还要在外面买粮食。
那还不如自己多买一些种着,实在没人了就像王老太太说的,再买呗!反正买来了对他们好一点就行。
而且在八月的心里,买一个铺子还有别的想法,她想在县城里买个带仓储的铺子,然后以县城为中心,向周围的各个镇子供货。
现在每次都是从他们家里走,耗时不说,摊子的铺设范围也有影响。
但是从县城里走就不一样,放射性的出行,可以覆盖到更远的地方。
但是这话现在没说,因为具体还要看铺子的价格,要是太贵的话,就得考虑一下是否划算。
八月父女接下了看铺子的活,而且也让郑文继辞了职,和他们一起。
郑文继的掌柜很看好他,有点舍不得,但人家有更好的出路也不能拦着,只能再三叮嘱:“以后如果想回来的话,就直接来找我。”
郑文继点头答应,他和掌柜的相处挺好,平时掌柜的也会经常提点他,在掌柜的身上学了很多东西,要是没有自家开铺子这件事,他是绝对不会走的。
县城的房子比想象中的要贵一些,他们要求也多,既要临街,在人多的地方,又要仓储面积大,还要能住人,最好住人的地方也能多一些。
在牙人的带领下,一天时间跑了五个地方,虽然县城整体不大,但也累的够呛。
最后就在两处地方中犹豫不决。
一处地理位置比较好,整一条街都是铺子,但后院小了点,只有正面三间,两个侧面各三间,还有一个不太大的牲口棚,厨房卫生间倒是齐全。
条件还行,但对于八月想囤货,想住人的想法,有点不太好实现。
好在院里有一口井,用水倒是很方便。
前面的铺面也大,开间能有个六七米,按八月的想法,这间买下来可以隔一隔,一边卖农货,一边做小吃店,还可以相互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