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横军**:怨言多,毁谤主将,犯者斩。
5。**轻军**:不尊重禁令,不敬军纪,犯者斩。
6。**贪军**:克削军资,导致装备不全,犯者斩。
7。**妖军**:散布谣言,蛊惑人心,犯者斩。
8。**刁军**:挑拨离间,破坏团结,犯者斩。
9。**奸军**:凌侮百姓,逼淫妇女,犯者斩。
10。**盗军**:窃取财物,夺人功劳,犯者斩。
11。**探军**:擅议军事,私探信音,犯者斩。
12。**背军**:泄露军情,犯者斩。
13。**怯军**:行动迟缓,显露怯懦,犯者斩。
14。**乱军**:违反队伍纪律,言语喧哗,犯者斩。
15。**奸军**:诈病避战,逃避任务,犯者斩。
16。**弊军**:私自给赏,引起不满,犯者斩。
17。**误军**:侦查不准,误报军情,犯者斩。
挂出这样严格的“斩法牌”,使得所有将领和士兵都无不敬畏,确保了军队的严肃纪律和高效运作。
散宜生在十四日拜见武王,提议第二天一早到相府举行拜将仪式。武王询问关于拜将的具体礼节,散宜生回答说,应该像黄帝拜风后那样举行。武王表示同意。
次日,即三月十五日,是吉利的一天。武王带领朝中的文武官员一同前往相府。门外响起了乐声,军政司的门官放炮并开门。随着三声炮响,相府的门缓缓打开。散宜生引领前行,武王跟随,直至银安殿。军政司的人员立刻报告,请求姜子牙升殿:“千岁亲自前来,请元帅升辇。”姜子牙快速从后面换上道服走出。
武王恭敬地说:“请元帅上辇。”姜子牙急忙表示谢意,与武王并肩走向大门。武王鞠躬致敬,然后两边的侍卫扶着姜子牙上了辇。散宜生请求武王亲自扶着凤尾,连推三步,表现出对姜子牙极高的尊敬。
姜子牙带领仪仗队伍出城,前方七十里路上,大红旗林立,直摆到了西岐山。西岐的百姓,不论老少,都携家带口来观看这盛大的场面。当姜子牙到达岐山,接近将台时,他看到一座牌坊,上面的对联写着:“三千社稷归周主,一派华夷属武王”,昭示着周朝的兴起和统一天下的宏图。
众将分道行进。武王来到将台边,看到将台高耸入云,气势雄伟。将台的构造是:
1。高三丈,代表三才(天、地、人)。
2。宽二十四丈,代表二十四节气。
3。第一层:台中立有二十五人,各自代表五行(土、木、金、火、水)的方位和属性。
4。第二层:三百六十五人,手持大红旗,代表一年中的三百六十五天。
5。第三层:七十二名牙将,手持各种兵器,代表七十二候(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分为初、中、末三候)。
三层中都有祭器和祝文,整个仪仗队伍严整肃穆,剑戟森严,是前所未有的宏大场面。
散宜生走到銮舆前,恭请武王下舆。武王迅速下舆,随后散宜生说:“大王可至元帅前,请元帅下辇。”武王走到辇前,恭敬地说:“请元帅下辇。”姜子牙随即命令中军帮助他下辇,散宜生引领姜子牙走到台边,然后散宜生恭敬地说:“请元帅面朝南方,背向北方。”
散宜生宣读完毕祝文之后,周公旦引导姜子牙上到第二层台。周公旦恭敬地说:“请元帅面向东方,背对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