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始皇(1)
秦始皇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似乎不怎么好。 孟姜女哭长城,说明他暴虐,不体恤民情;滥施刑罚,动不动就跺脚‐‐用刀剁掉脚,可不是随便踮起脚跟,在地上跺两下‐‐割鼻子,说明他凶残,缺乏治天下牧百姓所必须的仁厚;焚书坑儒,说明他独断,容不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对不对呢?当然对,但是不全面。 子都漂亮,但那是正面形象。如果从背后看呢?他的屁股也美于常人么?显然不可能。 因此评价秦始皇,也不能只看他的屁股,还要看看他的脸蛋。 秦始皇的一生,一直在跟一个词较劲:统一。扫六合,灭诸侯,统一天下;修驰道,兴交通,统一轨距;铸上币(黄金,以镒为单位),用下币(铜,以半两为单位),统一货币;定小篆,理隶书,统一书写;齐法度,衡尺寸,统一单位;焚史书,坑术士,统一思想。 虽然最后一个统一不过是妄想,但前面几个统一,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也方便了百姓生活。假如天下不能统一,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当时的状况。以我这个生活在山东胶州的河南信阳人为例,回一趟老家省亲,要从齐国出发,经过宋国,到达魏国,再到韩国,最终进入楚国;每经过一个国家,要办一回签证,护照上的文字各不相同;换一回货币,还不知道汇率是否公平,能否自由兑换。 想想都头大。 更何况,那些国家今天你掐我,明天我打你。也许走到魏国,前面就道路不通,难民回涌。 从这个意义上说,秦始皇实在功莫大焉。就连坑杀了四十万俘虏的白起,也是有功于国。虽然路径不是最合理的,但终点没错。 从某种意义上说,秦始皇和白起都是用自己的脊背抵挡历史明枪暗箭的人。他们付出成本,而让后人收获。这是非典型的善意转移支付。如果他们不那么做,统一过程会大幅度延长,那时的总体牺牲,又何止四十万。就像燕赵,长平之战之后,还有劲头互掐。燕国的六十万大军,估计至少要损失二十万。这样的数据还可以不断叠加,直到最后堆成高山,形成天文数字。 社会也好,文学作品也好,都不能同质化。它们都像中药,几味十几味乃至几十味一起慢慢熬,才能出药效。都说牡丹珍贵,可如果世上都是牡丹,那牡丹也就是狗尾巴草。一个正常的社会,需要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朱熹的温良恭俭让,诸葛亮的计谋多端,也需要秦始皇的暴虐凶残。如此才会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食物链。 这个结论一定要冒犯很多人。但我不能不说。人们都希望能统一标准,不搞双重或者多重标准,但那只是善良的愿望,无法成为现实。善良者可以当老师,铁腕者适合当君王。乱世重才,治世重德,不能总是道德论。天下纷争时,尤其需要钢铁意志的君王。项羽有情,不舍虞姬,兵败自杀;刘邦无义,抛弃儿女,乃得天下。 一句话,我们不能躺在和平的席梦思上,一味痛骂刘邦和秦始皇。我们当然希望这个社会能少些残暴无情,但须知水至清则无鱼;臭虫有害,世不能禁;老鼠无益,人不能绝。就是这个道理。 说了这么多,当然不是要把秦始皇奉为天神。他的成就与缺陷同样突出。他与扶苏最大的分歧,恰恰在于最后那个统一: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在这个问题上,当然是扶苏的意见正确。然而秦始皇的决断虽然错误,但那错误尚可理解,反倒是李斯的推波助澜,不可饶恕。 这事的起因,在于政权的机构设置。 天下统一之初,丞相王绾建议延续周朝的做法,采用分封制,分封秦朝宗室为诸侯,出镇燕、齐、楚等边远地方,因为天下太大,难以管理。群臣们纷纷附和,只有廷尉李斯坚决反对。他说周文王、周武王封的子弟很多,后来又怎么样呢?互相疏远,彼此为仇,战乱不断,周天子也无法禁止。现在既然天下一统,那就应该实行郡县制。只有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这话秦始皇听了进去。他对此想必印象深刻。因为就源头而言,秦赵两国绝对有共同的祖先,姓氏完全相同。但到最后,还是有长平血战邯郸之围。于是他断然决定,采纳李斯的建议,将天下分为三十六个郡,郡下设县,实行中央、郡、县三级管理。 请注意,那时的管理层级比现在少了一重,但当时人口很少,一郡的总人数,也未必抵得上当今的一县。 其实在此之前,已有郡的建制。比如吴起在魏国,曾经担任西河郡守,到楚国后又治理宛郡。郡不是新生事物,新鲜的是彻底废除分封制,不再有诸侯。因功封的侯爵,只享受食邑上的赋税,不能建国。
正反始皇(2)
然而郡县全部设置完成之后,争论还没有结束。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中大摆宴席,群臣纷纷称颂,博士淳于越却不合时宜地批评郡县制。他说:&ldo;殷周之所以存续千年,就是因为它把天下分封给子弟和功臣。现在天下如此之大,宗室子弟没有封地,和百姓一样,万一发生田常、六卿之变,又有谁来相救呢?不以古为师而天下能长久的,从来没听说过!&rdo; 这话确实迂腐得可以,简直能闻到语言中散发的霉味。大狗要叫,小狗也应该叫,迂腐之论说说也没什么不可以,问题是秦始皇不开心。过去有&ldo;三皇&rdo;,也有&ldo;五帝&rdo;,嬴政自以为功绩超过他们,所以不满意群臣议定的尊号,一定要脚踏两只船,直接叫皇帝。这样的君王,又在那样一个场合,你非要逆龙鳞,提出批评意见,即便正确也不受欢迎,更何况还不正确呢。 秦始皇大怒,下令拿问淳于越,由丞相李斯负责审问处理。 李斯的处理意见非常富有跳跃性思维。他建议秦始皇,禁私学,焚《诗》《书》,钳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 民主的特征是有争论,没有标准答案;专制的特征是有标准答案,没有争论。李斯建议的核心,就是严格推行标准答案。 那么从郡县分封争论到建议禁私学,李斯又是如何得出的结论呢?他的论证过程如下: 儒生习惯于&ldo;不师今而学古&rdo;,往往以&ldo;私学&rdo;为武器,诋毁&ldo;法教&rdo;,指责当世,祸乱百姓,&ldo;入则心非,出则巷议&rdo;。一句话,他们常常厚古薄今,讥讽朝政。长此以往,必将损害皇帝和朝廷的权威,不利于&ldo;定一尊&rdo;。关于郡县制的争论,只不过是问题大海中的一滴水珠而已。 李斯建议,除了《秦记》、医药、卜筮、种树之类的书籍,六国史书、民间所藏的《诗经》《尚书》以及百家语,统统烧毁;不能收藏《诗》《书》,也不能议论,否则一律当众处死;禁止一切私学,只能学习秦朝的法令。 李斯算是彻底摸准了秦始皇的脉。所以这些建议,秦始皇大手一挥,全部照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浩劫,由此上演。秦始皇毁掉了民间藏书,十几年后,项羽东归之前,一把大火又把咸阳烧了几天几夜,官府藏书也被转化为无用的热能。那之前的史料极度匮乏,这两位暴君居功至伟。 真正有能力推行焚书的,当然是秦始皇,他应该是第一责任人,可我为什么说李斯的责任更大,更加可恨呢?因为秦始皇是皇帝,他这么做算是损人利己,固然可恨可鄙,但逻辑还算通顺;而李斯是读书人出身,&ldo;定一尊&rdo;只能尊嬴政,于他毫无关系,他提出这样恶毒的建议,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逻辑不通。 当然,这对李斯还是有点好处:取悦于秦始皇,他可永葆富贵;禁绝私学,只尊法家,他可以在竞技开始之前就淘汰掉对手。从这个意义上说,焚书的建议跟谗害韩非,内在逻辑一脉相承。 问题是,代价如此之大,可能的收获实在太小。他这种行为,是典型的为一块牛排、而出卖巴黎。 帝王这样固然可恨,读书人这样更加可恨,更加不能原谅。 空中的焦糊味尚未散尽,地上的纸页余烬未熄,次年又发生了&ldo;坑儒&rdo;事件。 确切地说,这次事件应该称作&ldo;坑术&rdo;。被活埋的四百六十多人,肯定也有儒生,但以术士为主。引爆事件的导火索,在于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仙药的侯生与卢生的逃跑。秦律规定,&ldo;不得兼方,不验,辄死。&rdo;就是药方一旦不见效果,承办人就是死路一条。可怜侯生和卢生,哪有什么本事制出长生不老药,眼看危机将临,他们只好溜之乎也。逃就逃吧,逃跑之前还攻击‐‐确切地说,只是议论,因为所言非虚‐‐秦始皇,&ldo;贪于权势&rdo;,&ldo;专任狱吏&rdo;,&ldo;乐以刑杀为威&rdo;。这些指责是如此的精准,秦始皇自然是暴跳如雷。他立即下令,全面追查诸生罪状,结果查出有四百六十多人犯禁,于是全部活埋。 可以肯定,即便按照秦朝当时的法律,这些人中也有不少是冤枉的。追查株连,告密揭发,累及无辜,在所难免。对于父亲的做法,公子扶苏很不赞成。他多次力谏:&ldo;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rdo; 秦始皇听不得半点意见,哪怕它来自于亲儿子。扶苏说得多了,惹得他雷霆震怒,一纸调令,将扶苏贬往上郡。 公元前213年,东方的秦朝焚书,西方的罗马打败迦太基;公元前212年咸阳坑儒,扶苏被贬,阿基米德被蛮横无知的罗马士兵杀死。 阿基米德死前曾经悲愤地高呼:&ldo;不要破坏我的圆!&rdo;当扶苏一路向北,踏着漫漫黄土迎着猎猎北风前往边疆时,焉知他内心里不曾这样呐喊:&ldo;父皇,请不要毁掉您的大秦帝国!&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