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爵的享有者,基本相当于&ldo;士&rdo;的阶层。必须指出,秦军正式作战的士兵,个个都有爵位,&ldo;战士&rdo;和&ldo;士兵&rdo;的称谓,即由此而来。第五级到第九级,对应于&ldo;大夫&rdo;的阶层,是朝廷官员;十级以上,都属于&ldo;卿&rdo;的阶层,是朝廷重臣。白起的左庶长,是卿起步阶段的爵位,可以想象,在此之前,他已经立下无数军功。
这次攻打新城,也许是白起首次作为主将,独立领兵作战。他毫无悬念地拿下新城,然后乘胜推进。因为这项军功,第二年他的爵位连升两级,成了左更。秦军虎视眈眈,韩国坐卧不安,他们立即派出使臣,赶往魏国,请求增援。秦国是共同的敌人,韩魏又有同盟关系,魏王并没有作壁上观。他立即下令,大将公孙喜点齐人马,前去助战。就这样,双方的军队,在伊阙附近相遇。
洛阳的龙门石窟,天下闻名。伊阙之战的战场,就在龙门一带。两山对峙,伊水从中间流过,地势十分险要,是韩国的门户。这里一旦失手,秦国的虎狼之师,便可以长驱直入中原腹地。虽然魏国同样要受到威胁,但说到底,这里离韩国的腹心地带更近,韩国的风险更大,所以联军以韩军为主力,但主帅是魏国将军公孙喜。公孙喜又叫犀武,是战国中后期,魏国重要的军事将领。
当时白起面对的形势,十分困难。敌强我弱:联军的数量,比秦军的一倍还多;地形不利:联军占据天险,且在本土作战,后勤补给线短。
双方僵持了很长时间。秦军远来,利在速战速决。怎么办呢?白起站在高地上,遥望两军绵延不断的营垒,苦思冥想。慢慢地,他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右手握拳,暗击左掌,然后转身大步流星地回了营帐。
韩魏联军虽然人多,但心不齐。韩国将军畏敌如虎,一直不敢出战。白起回到大营,手下的将领已经全部到齐,等待主帅的将令。白起环顾左右,随即表明战役决心:派出一支人马,牵制韩军,他亲自带领主力,猛攻魏军,各个击破。
《孙子兵法》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什么意思呢?十倍于敌,就包围歼灭它;五倍于敌,就攻击它;一倍于敌,得想法分散敌军的兵力,形成局部优势;兵力对等,可以与之交战;兵力处于劣势,要尽量脱离战斗,避其锋芒。当然,《孙子兵法》不是教条。这个规则只考虑了兵力,但没有考虑将略。不同的将军指挥,会有不同的战果。
白起目的很明确,分散敌军优势兵力,形成局部优势或者对等的形势,然后各个击破。当然,这个计划能够成功的前提,是担任牵制任务的那支偏师,能挡住韩军的进攻。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秦军本来就没有兵力优势,派出偏师牵制联军的主力韩军,兵力对比更加悬殊,类似鸡蛋碰石头。如果这个计谋被韩军识破,他们拼死攻击,灭掉这支偏师,那么白起的境遇,可以想象。
每次作战行动都必须冒险。冒险能够成功,不成其为冒险,关键在于主将的判断。白起的将才,就体现在这里。他准确地判断韩军不敢出击,然后承担着这个判断的压力,果断行动。
秦军兵分两路,悄悄集结人马,展开队形。双方对峙到现在,魏军已经习惯了睡在火山口的日子,因此白起的攻击,取得了战术效果。他们的骑兵、步兵和战车协同作战,潮水一般朝魏军的大营扑去。魏军措手不及,顿时惊慌失措。
然而公孙喜并没有慌乱。他可不是毛头小子新兵蛋子,而是久经战阵的老将。接到警报,他沉稳地发布几道命令,然后披挂整齐走出营帐,跨上战马,驰到高处指挥作战。
杜甫的《兵车行》里有句诗,况复秦兵耐苦战。秦军确实是虎狼之师。他们地处偏远的西部边陲,长期跟少数民族作战,养成了凶狠强悍的风格。而且秦军赏罚分明,奖励标准清楚,惩罚细则严酷,种种因素决定,他们一旦拿起刀枪上了战场,就不再是人,而是一群虎狼。为减轻重量方便作战,他们甚至连头盔都不戴。秦始皇兵马俑里的士兵,头上戴着小圆帽,据专家考证,那是麻布做的方巾。有些士兵干脆只盘着发髻。只有军官,头顶着牛皮的板状帽子。毫无疑问,这是勇敢者的游戏。
第30节:谁抄了名将的后路(3)
秦军不戴头盔,并非匹夫之勇,有着相当科学的依据。现代乃至当代的特种部队,也有不戴头盔的。蓝色贝雷帽这个字眼,人人耳熟能详。其中的海豹突击队,你何曾看见他们戴过头盔?综合考量,不戴头盔降低负重所能提供的灵活和方便,远远超过戴头盔减少头部被直接命中的概率所付出的代价。
然而秦军的对手,并不是豆腐渣。魏军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觑。
&ldo;武率&rdo;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了,个个都是特种兵,单兵实力并不比秦军弱。
白起遇到的对手是当年吴起训练的&ldo;武率&rdo;。他们的抵抗非常顽强,战事一时呈现僵着状态。为了打破僵局,白起双手用力,将战鼓擂得响入云霄,为士兵助威。在戈矛沉闷的撞击声和嘶声呐喊中,秦军将士们听见战鼓,回头一看将军的身影,顿时豪情万丈。他们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兵车驱驰,战马奔腾,魏军的阵势,被一道道击破。